蒙台梭利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

如题所述

一、时刻以儿童为中心

以儿童为中心,是蒙氏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蒙氏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里,教师要时刻以儿童为中心,营造的学习氛围必须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必须能够分辨出孩子们正处于哪个学习阶段;

3、能够细致地观察孩子;

4、若是发现孩子选择的教具不合适,必须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

5、能够鼓励孩子,发现孩子踌躇犹豫时恰当地帮助孩子;

6、能够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发现他们犯错时不要轻易插手,让孩子在以后操作摆弄教具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错误等。

二、有爱心、耐心

虽然幼儿与生俱来的内在动机会驱使他们自发地去接触环境喜爱环境,并与环境互动,然而,如果没有蒙氏教师用她们的爱去关注和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便难以持久。所以,有爱心、耐心及高度教育修养的教师,才能使孩子的智力与体能得到有秩序、有层次的发展。

三、举止优雅、服饰得体

教师形象修养的过程就是教师追求美、创造美和展现美的过程。良好的教师形象是一种美和善的教育映象。

蒙特梭利用塞根的话描述教师的形象:“她必须生来具有特别的禀赋,同时也需要为这高难度的工作做好完善准备。她必须是风度翩翩的人,也应相当坚强,以便吸引并指导他人。”

关于教师的举止,蒙特梭利说:“教师要留心自己的举止,尽量做到轻盈而文雅。教师要平静而缓慢地走动,走到那些呼唤她的孩子身边。”

关于教师的服饰,蒙特梭利说:“教师个人仪表服饰都要有别于其他职业者,必须审查自己,放弃专制,除去心中的骄傲和愤怒,学会如何让自己谦卑并穿着仁爱的衣服。”

四、设计适合幼儿成长的环境

蒙氏教师首先是一位观察者,她必须以科学家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儿童,揭示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

教师不仅要观察研究儿童本身及其表现,而且要了解周围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并能根据观察所得,设计出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成为一个教材、教具和良好环境的准备者。教师为孩子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对孩子专注工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蒙氏教师应把教室布置得美观、大方、整洁、井然有序,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幼儿在其中能自由、轻松、愉快地生活和工作,促进其心智、潜能的开发。

五、懂得蒙特梭利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法

我们说蒙特梭利博士是伟大的教育家、科学家,因为她用科学的观察法,发现了幼儿成长的奥秘。

蒙特梭利教育既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又有科学而严谨的实践体系。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蒙特梭利教师,必须既懂得蒙特梭利教育的原理,又熟悉其教学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5

1.必须懂得蒙台梭利的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 

2.必须懂得如何操作使用教具,因为儿童是借助教具操作得到体能和智力的发展,而教具的介绍必须依靠教师,适当的提示,示范使用的方法,观察儿童的反映和需要。 

3.具有为儿童设计适合其成长环境的综合素质,老师为孩子提供环境,对孩子专注的工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应观察分析研究儿童的能力,尽心环境的保护,蒙氏要求教具有损坏的马上更换,教具上不能有灰尘,经常保护,老师有设计环境的能力素质。 

4.参与和引导。在孩子还没能达到专心操作教具时,教师要参与进去,老师要激发、诱导孩子,激发孩子的活力,所以要参与进去。 

1.尊重与服务。尊重孩子的专注力。蒙氏认为孩子在专注工作时,不能干预他,他这种专注力是很弱的,很容易消灭,所以他要求老师认识到,孩子的专注力就象泡沫一样,一碰就消灭。所以要求老师不能赞赏他,干扰他,在他困难的时候,服务于他。先观察孩子,孩子需要时,老师就给予帮助,以爱为出发点,付出爱,蒙把老师和孩子的关系,比喻为主人与仆人的关系。我们常用一种正面的夸奖孩子的方法,但蒙氏教育认为不是正面的夸奖而应该用分享的态度。如果他做错了,老师表示也很痛苦,和孩子分享快乐和痛苦。 

2.与孩子一起成长。老师了解孩子越深入,就会领悟不同的爱,老师对孩子的爱是真诚的。 

3.具有对儿童的爱心、耐心的优良品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09
玛利娅·蒙台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式去观察、研究“自然的儿童”,真正了解儿童的本来面目,从而揭开生命发展的“秘密面纱”,探讨生命的“深刻真理”。其次,在真正了解和认识儿童的前提下,教师应成为儿童自我发展的“援助者”、优异环境的“创造者”。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除了消极的观察,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儿童,但这种引导并不是那种直接教给儿童方法和观念的传统做法,而是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和作业的教具,使儿童通过自己的作业达到自我发现和发展,同时,教师应该阻止儿童的不良行为,免得危及儿童本人和其他儿童的发展。再次,教师应无限热爱儿童,献身教育事业,不断完善自己,以自己的完美形象作为儿童自我教育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