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可划分为哪几类、哪几项?

如题所述

按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有三个国标: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

第一类:爆炸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第六类: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扩展资料

1、危险化学品仓库保管员应熟悉本单位储存和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保管业务知识和有关消防安全规定

2、危险化学品仓库保管员应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制度

3、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手续,对所保管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做到数量准确,帐物相符,日清月结。每月28日前完成出入库手续,完成当月原材料、产成品盘寸报表;定期清点库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按生产计划提前上报采购计划,保证生产。

4、定期按照消防的有关要求对仓库内的消防器材进行管理、定期检查、定期更换。

5、定期对库房进行定时通风,通风时不得远离仓库。做到防潮、防火、防腐、防盗。

6、对因工作需要进入仓库的职工进行监督检查,严防原料和产品流失。

7、对危险化学品按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分垛储存、摆放。留出防火通道。

8、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并指导进入仓库的职工正确佩带劳保用品。

9、定期对仓库内及其周围的卫生进行清扫。

10、按时完成厂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危险化学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3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

按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有三个国标: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1、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磨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把爆炸品分为五项:

    整体爆炸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抛射爆炸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燃烧爆炸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一般爆炸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

    不敏感爆炸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2)温度在21.2℃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57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 

①易燃气体;

②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③有毒气体。

3、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 

(1)低闪点液体 闪点<-18℃; 

(2)中闪点液体 -17℃≤闪点<23℃; 

(3)高闪点液体 23℃≤闪点≤61℃。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本类物品易于引起和促成火灾,

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以下三项: 

(1)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磨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者有毒气体的固体;

(2)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3)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二项: 

(1)氧化剂 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氧化剂。

(2)有机过氧化物 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险及生命的物品。 具体指标经口:

LD50≤500mg/kg(固体) LD50≤2000mg/kg(液体) 经皮(24h接触):

LD50≤1000mg/kg(固体) 吸入LC50≤10mg/L(粉尘、烟雾)

该类分为毒害品、感染性物品2项。其中毒害品按其毒性大小分为一级毒害品和二级毒害品

7、放射性物品的分项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物理形态分项

    (1)固体放射性物品:如钴60、独居石等;

    (2)粉末状放射性物品:如夜光粉、铈钠复盐等;

    (3)液体放射性物品:如发光剂、医用同位素制剂磷酸二氢钠-P32等;
    (4)晶粒状放射性物品:如硝酸钍等;
    (5)气体放射性物品:如氪85氩41等。

    按放出的射线类型分项
    (1)放出α、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镭226;
    (2)放出α、β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天然铀;
    (3)放出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钴60;
    (4)放出中子流(同时也放出α、β或γ射线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放射性物品:
    如镭-铍中子流,钋-铍中子流等。

    按放射性大小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三级放射性物品。

8、腐蚀品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现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a的固体或液体。

该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 

(1)酸性腐蚀品; 

(2)碱性腐蚀品; 

(3)其它腐蚀品。

按其腐蚀性的强弱又细分为一级腐蚀品和二级腐蚀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02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1、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磨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把爆炸品分为五项:1.整体爆炸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2.抛射爆炸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3.燃烧爆炸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4.一般爆炸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5.不敏感爆炸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2)温度在21.2℃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57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 ①易燃气体; ②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③有毒气体。
  3、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 (1)低闪点液体 闪点<-18℃; (2)中闪点液体 -17℃≤闪点<23℃; (3)高闪点液体 23℃≤闪点≤61℃。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本类物品易于引起和促成火灾,
  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以下三项: (1)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磨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者有毒气体的固体; (2)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3)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二项: (1)氧化剂 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氧化剂。 (2)有机过氧化物 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险及生命的物品。 具体指标经口:LD50≤500mg/kg(固体) LD50≤2000mg/kg(液体) 经皮(24h接触):LD50≤1000mg/kg(固体) 吸入LC50≤10mg/L(粉尘、烟雾)
  该类分为毒害品、感染性物品2项。其中毒害品按其毒性大小分为一级毒害品和二级毒害品。
  7、放射性物品的分项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物理形态分项
  (1)固体放射性物品:如钴60、独居石等;
  (2)粉末状放射性物品:如夜光粉、铈钠复盐等;
  (3)液体放射性物品:如发光剂、医用同位素制剂磷酸二氢钠-P32等;
  (4)晶粒状放射性物品:如硝酸钍等;
  (5)气体放射性物品:如氪85氩41等。
  2.按放出的射线类型分项
  (1)放出α、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镭226;
  (2)放出α、β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天然铀;
  (3)放出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钴60;
  (4)放出中子流(同时也放出α、β或γ射线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放射性物品:
  如镭-铍中子流,钋-铍中子流等。
  3.按放射性大小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三级放射性物品。
  8、腐蚀品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现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a的固体或液体。
  该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 (1)酸性腐蚀品; (2)碱性腐蚀品; (3)其它腐蚀品。 按其腐蚀性的强弱又细分为一级腐蚀品和二级腐蚀品。
第3个回答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