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迁移性荧光剂和不可迁移性荧光剂有什么区别吗?

如题所述

有区别。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

荧光剂分为可迁移性荧光剂、不可迁移性荧光剂。

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其特点是造价低廉,可用于纸张,涂料,洗衣粉,棉织物的增白,这类荧光增白剂可迁移到人体皮肤上被吸收进入人体造成危害,因此不能出现在生产生活用纸和妇婴用纸食品包装的纸张中。当造纸厂从生产有荧光的纸张转变到生产无荧光的纸张时,需要添加荧光消除剂来消除水循环系统中和浆料储存设备上残留的荧光剂。同时它也常常被用于损纸、再生纤维和脱墨浆中的荧光剂消除。

另一类为不可迁移性荧光剂,其特点是造价高昂,不溶于水,不会迁移到人体皮肤上,更不可能进入人体,可用于化纤、服装、塑料等增白,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结构特征】: 

荧光增白剂的结构基本特征是:相对大的共轭体系,平面性和反式结构,其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光谱性能必定是很强的紫外吸收,而一般的白色物品一般对可见光(波长范围400-800nm)中的蓝光(450-480nm)有轻微吸收,而造成蓝色不足,使其略带黄色,由于白度受到影响而给人以陈旧不洁之感。

所以,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使物品增白、增艳。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蓝增白,也就是向预增白的物品中加入少量蓝色颜料,通过增加蓝色光部分的反射来遮盖基体的微黄色,使其显得更白加蓝。这种办法虽然可以增白,但效果有限,而且容易使物品色泽变暗。

另一种方法是化学漂白,通过物体表面的色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所以,对纤维素不可避免有破坏作用,而且漂白后的物体带有黄色头,影响视觉感受。

而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能吸收紫外光并激发出蓝色或蓝紫色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吸附有荧光增白剂的物质,一方面能将照射在物体上的可见光反射出来,同时还能将吸收的不可见紫外光(波长为300-400nm)转化为蓝色/蓝紫光的可见光发射出来。因为蓝色和黄色互为补色,消除了物品基体的黄色,使其显得洁白、艳丽。另一方面增加了物体对光线的发射率,所以,人们用眼睛看上去物体的白度增加了,从而达到增白的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