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个鱼是什么品种的鱼?能吃吗? 这条鱼是在河里网到的,不知道是什么鱼?没有鱼磷。求可靠的答案!

我们这里是四川省的雅安市的县城。这个鱼是土黄色呀!不太像你们说的那个乌鳢,这个鱼尾鳍是分叉的,嘴部有很短的胡须。帮帮忙吧。

据我判断是黑鱼(乌鳢,乌鱼。)下面是黑鱼的信息:黑鱼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  乌鳢

隆起。吻短圆钝,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突出。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齿坚利。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颇近。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   乌鳢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 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   乌鳢鱼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鳞片,行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基。   乌鳢背鳍颇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距吻端较近。腹鳍短小,起点于背鳍第4—5根鳍条下方,末端不达肛门。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臀鳍短于背鳍,起点于痛鳍第15—16根鳍条下方。尾鳍圆形。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   乌鳢鳔单室,细长,前端圆形,末端较尖,延至臀鳍基底上方。胃呈囊状,幽门垂2个,粗长,约为肠1/3。肠短双曲,长于体长二分之一。   乌鳢的黑龙江亚种主要特征为:背部颜色为深绿黑色,体侧有不规则黑绿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同色,胸鳍和臀鳍色浅。   乌鳢与斑鳢的主要差别是:乌鳢体较长,斑鳢钵较短;两者头顶部斑纹也有明显差别:乌鳢头顶部有七星状斑纹,斑鳢头顶部则呈近似“一八八”三个字之斑纹;此外,乌鳢的头比较尖长,更似蛇。   乌鳢是水族中的强者,它平时喜欢栖息于水草茂盛或浑浊的水底,当小鱼、小虾等游近时,它便发起突袭将这些小动物吞掉,一条0.5公斤的黑鱼能一口吞下一条二三两重的草鱼或鲤鱼。黑鱼的生命力很强,在淡水鱼类中居首位。有人做过实验,把黑鱼放在潮湿阴凉的陆地,可活半月之久。因为一般鱼类只能吸进溶解在水中的氧,而黑鱼还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它凭借这一“特异功能”,当久旱无雨,湖水即将干枯时,它能像某些动物冬眠一样,即呈蛰伏状态,这时它尾部朝下把身体坐进泥里,只留嘴巴露在泥面以上,俗称黑鱼“坐橛”或“坐遁”,这就是黑鱼的“旱眠”。这时它处于麻木状态,可持续数周,等再次来水时黑鱼便恢复正常生活。鳢的含肉率高,又无肌间细刺,是老少皆宜的鱼品之一。

    如果是,下面是食用方法据测定,每100克鲜鱼肉中,含蛋白质19.8克、脂肪1.4克、糖1.2克,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据医籍记载,乌鳢还有去瘀活血、滋补壮阳、收肌生津、怯寒调养等药理作用,在东南亚及我国两广、港澳台地区一向被视作佳肴兼补品。这是图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8

    如图      ,   长薄鳅     并非什么“就是”“绝对”乌鳢       学名   

    鳅科     Cobitidae      薄鳅属      Leptobotia     鱼类

    下图为     长薄鳅    Leptobotia elongata   

    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金沙江水系、长江中下游、岷江、嘉陵江、沱江、渠江和涪江水系的中下游等,本鱼体浅灰色,有垂直或不规则深色斑纹,有3对触须,鳞片小,胸鳍及腹鳍短,且基部有长皱折,体长可达50厘米,一般栖息于江河底层,属肉食性,以小鱼等为食。

第2个回答  2011-01-30

乌鳢    可以吃。   绝对是乌鳢  。 。 。    图片为证

第3个回答  2011-01-30
乌鳢又名黑鱼、乌鱼等。它是可以吃的。
乌鳢每100g肉中含蛋白质19.5g、脂肪1.2g、钙132mg、磷232mg,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乌鳢鱼甘、寒、无毒,有治疗湿痹、下大小便之功,体虚者、老人、孕妇、有风湿水肿者食用最适。
乌鳢肉厚而白,肉质坚实,刺少。适于清炖、红烧、干烧等,或加工成条、片、丝、茸泥等形状烹制成菜。
第4个回答  2011-01-30
是乌鳢,能吃的,酸菜鱼的主要原料。食肉性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