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如何改变基因的

如题所述

核辐射因为能量太高,在照射到生物体上的时候,会引起电离,让身体内某些细胞内的分子键断裂。
细胞受损之后,有两个结果,要么死亡,要么变异。
如果正好因为辐射损害到你的生殖细胞的DNA,而生殖细胞又没有死亡,而产生了变异,而且这个生殖细胞最后变成了胎儿,那么这个基因就被改变了。
但毕竟概率极小,所以防护电离辐射的原则是最优化,而不是最小化~既要考虑人的身体健康,也要考虑到你的实际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12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帷⑩、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闵湎吆蚗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危害: 1.急性核辐射损伤

核辐射的剂量小于1GY时,少数人可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等轻微症状,血象有暂时性变化;剂量在1~10GY时,出现以造血系统损伤为主的造血型急性放射病,若不经治疗,在14天内可100%死亡;50GY以上,则出现脑损伤症状为主的脑型急性放射病,可在两天内死亡
2.慢性核辐射损伤

全身长期超剂慢性照射,可引起慢性核辐射病。慢性核辐射病以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并伴有造血系统或有关脏器功能改变,常见白细胞减少或增高。
局部大剂量慢性照射,可产生局部慢性损伤,如慢性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生育力受损、白内障等
3.胚胎与胎儿的损害

胚胎和胎儿对辐射比较敏感。在胚胎植入前接触放射线可使死胎率升高;在器官形成期接触,可使胎儿畸形率升高,新生儿死亡率也相应升高。
4.远期效应

在中等和大剂量范围内,辐射致癌已为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在受到急慢性照射的人群中,白血病、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骨癌等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
这样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