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捉刀人》的翻译

如题所述

《床头捉刀人》原文翻译

崔琰,姓崔名琰字季珪,长相很俊秀。一次匈奴使者来访,按礼数曹操需亲自接见,但是曹操认为自己长相不够帅,对自己的仪容仪表不够自信,怕丢了魏国的面子,招致匈奴蛮人的轻慢,于是安排崔琰冒充自己前去接待,而曹操自己则手持大刀扮作武士站在崔琰假扮的“魏王”旁边。
接见完毕,曹操派人去匈奴使者处探问:“您觉得咱魏王如何呀?”
使者回答:“魏王当然是了不起的人,不过魏王身边持刀所站的人,才是真正的豪杰。”

扩展资料

《床头捉刀人》原文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床头捉刀人”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的一些文人编写《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中的内容。《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世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后来成为固定用语,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俗称“枪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床头捉刀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29
床头捉刀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
【原文】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解释】
床:指坐榻
雄:称雄,威慑
雅望:气度;
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后来成为固定用语,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的“使” (使者)
自以形陋(认为)
不足雄远国(称雄)
使崔季珪代(让)
既毕(在)
魏王何如(怎么样)
然床头捉刀人(但是)
此乃英雄也(是)
自以形陋(指形不高大,貌不威猛)
【翻译】 魏武帝曹操要接见匈奴的使者,他自己认为长相不够威猛,不能用威仪震服匈奴,就让崔季圭代替他接见,他自己握刀站在坐榻旁边做侍从。已经接见完了,就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者评价说:“魏王高雅的气质,不同寻常,但是坐榻边上拿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去,杀掉了这个使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3
第3个回答  2011-01-29
it people beside the bed catching a kn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