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差生家长沟通

如题所述

一般情况下,优秀学生的家长大多都会主动找到班主任,询问孩子的成绩和表现。只有一些问题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家长怕见到老师,避之唯恐不及。班主任除了要管理、引导好学生外,与学生家长(特别是差生家长)沟通心理上的分歧非常必要。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起班主任、家长和学生三者之间的矛盾。如何沟通呢?
首先,从本班学生入手。
开学我就对学生说:“有些同学最喜欢在家长面前搬弄是非,歪曲事实,有些家长又跟他的孩子一样见识。据我了解,我们班也有这样的学生和家长。有的家长不仅在电话里骂老师,还跑到学校跟老师拍案惊奇。大家只要想象一下,如果是你的家长这样“出洋相”的话,是一个怎样的丑态?不仅你以后跟老师相处很尴尬,在同学面前也没人看得起你,因为人都会这样认为:你有一个没素质的家长,你的素质也高不了哪里去。”还可以开玩笑说:“若干年后,该到找对象时同学还会说起你那没素质的家长。所以,为了老师有个好心情教你,同学对你有个好印象,若干年不再给人嗤之以鼻,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请你管好自己的嘴,请你来培养高素质的家长。这样,老师感激你,社会也感激你。”
其次,初次见面,要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一次与家长接触,班主任和家长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想了解对方,班主任是想看一看家长的情况,而家长也想知道孩子的班主任是个怎样的老师,很多差生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遇上一个能帮忙改变孩子的好老师。因此与差生家长的第一次会面格外重要。在第一次见面时我往往注重了如下几点:适当介绍教学中的成功案例让家长们相信我是位好老师;巧妙地阐述了我对本班学生的教学、教育设想及准备进行的一些活动;向家长提出明确要求,以求得到家长的配合和理解。这样,让家长对老师产生足够的信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他们将积极配合老师,而这种信任也会对他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作用。
第三,以诚相待,注意说话的技巧。
要教育差生,最根本还得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要做通思想工作,班主任首先要对家长以诚相待。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你合作。对素质低的家长,班主任最好在电话沟通好了,再让他到学校来才有效。家长来办公室时,班主任一定要做到起身欢迎,搬椅倒水;家长走时起身相送,用一种温暖,换一个知心。班主任在友好地汇报完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可跟家长就以下几点聊一聊:
一、“通过跟你聊了几句,我觉得你的素质是非常高的,也挺尊重老师。”(这时,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说:“我没读什么书,没文化。”你可以说:“没读多少书并不代表素质不高,也并不代表脑袋不聪明。”家长听到这样的话肯定很高兴。)(如果需要请家长到学校来就要趁热打铁)“由于觉得你是素质高的家长,很配合老师教育孩子,麻烦你抽个时间来学校一趟。”(并补充说明:)“学生是很怕家长见老师的。你来这里就算是呆很短的时间,学生都会感觉到他的家长是非常重视自己的。”
尽管这个家长以前曾经对老师有过诸多不满,经过现班主任这样一说,再没有素质的家长,来见老师时也会对老师恭恭敬敬。还有,学生看到家长跟老师统一了阵线,也减少了回家跟父母歪曲老师的可能,也更加认同老师的教育。
二、告诉家长:一个学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几千分之一;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是几十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一百。所以,最吃亏的家长就是不懂跟老师好好的沟通,更吃亏的家长是在孩子的面前骂老师,尤其吃亏的家长是在电话里或到学校来骂老师。老师有责任上好每一堂课,给你孩子教育也是他的责任,但并不是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尽心尽力不可。如果有老师给你儿子额外加班或留下让他补好他缺交的作业或教育他,做家长应感激都来不及。如果碰到有老师因为你孩子犯了更大的错误而在你的面前发几句牢骚时,你更应该感激他,因为这个老师还有心情来跟你的孩子较真,你应为有这样一个那么在乎你孩子的老师感到幸运,你更加要配合老师。况且,人都是有感情的,如果老师在你面前发牢骚,事过之后,老师也觉得不好意思,他将会看在你家长理解的份上加倍对你孩子好。
三、很多家长总把老师当作敌人,不懂得老师就是和他共同教育孩子的人,也是一起决定孩子将来命运的人。所以,家长应该好好把老师当作朋友来看待,当作朋友来谈心,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共同培养孩子成才。
四、有些家长一见到老师就来气,实际上,老师每天忙得很。“如果家长想跟老师吵架的话,老师可没有这个时间和心情;但如果是想把孩子教育好的话,老师再忙也愿意抽出这样的时间来陪家长共同把孩子教育好?”家长尽管有再多的火气,听了这话后,也会配合老师来解决问题。
五、告诉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尤其是不能让你完全信任的孩子,更应如此。你对觉得可疑的地方如要交什么钱等,应主动打电话与老师沟通。你天天给老师打电话都可以,但要老师不管什么事都给家长一个个打电话那是不可能的。再说,也没有一个老师会拒绝家长向自己靠拢。
第四,讲究方法,汇报学生情况。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每个家长听到孩子的不好汇报时心情都会十分沉重。作为班主任,对于差生的家长,如能在开始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指出学生的不足,家长的心情就会好受些,大家在共同教育学生时的气氛就显得非常愉快,对于教育孩子也会更加有信心。这样,他们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第六,信任尊重家长,做到胸襟开阔。
跟家长沟通时,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对于学生的学习,不给家长增加负担,但必要的要求还是应该的。不歧视差生家长,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家长对班主任或学校工作有意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这样家长会与之同心同德育人教子。
第七,听取家长意见,共商育人良策。
跟家长沟通时,多听取家长意见。“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班主任面对着如此众多的家长,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不乏各种人才,他们的孩子是后进生,并不代表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没有经验。有些是因为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而导致孩子成为差生的。对家长提出各种好建议,要采纳吸收。这些家长与老师的精诚协作,发挥的参与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总之,要更好的转化差生,就必须争取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与家长多沟通、多交流,对家长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善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位家长,我们就一定能收获更多的喜悦,看到更多美好的希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09
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
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
,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
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相反的,基础差的学生还更需要我们老师、家长的关心,希望我们能加强沟通与交流,能让你的孩子早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把为了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
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
让家长表达他的意见很重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常会被软化
得通情达理。要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述,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间或插以对或是
这样的短语呼应,最好是动笔记一下要点;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可以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成绩赶上去。从此那些家长来学校和我交流的机会明显多了。三、要善于与学生家农村学校学生的家长大都不愿与老师联系,老师要主动与家长联系,不能懒。学生出现问题要和家长说,学生取得进步也要和家长说。要让家长明白老师是诚心帮助自己的孩子,以后就会主动和老师交流联系了。
第2个回答  2013-11-11
吴小宁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西飞二中
由于每个学生受不同环境和因素的影响,所以就有不同的智商、兴趣、性格的特点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差异很正常,也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果我们认可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会抱着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这些所谓的“差生”。许多“差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是他们不认真、不刻苦。相反,我时常被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的刻苦执着、不甘落后的精神所感动。在他们的成绩面前,他们并没有失去自我。他们身上有这种可贵的品质,你能说他们是“差生”吗?成绩差并不意味着在其他方面不优秀,在音乐、电脑、足球、绘画等方面或许他们要比老师心目中的优秀生更胜一筹。所以,如果教师以学习成绩高低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是对学生最大的不公。作为教师,应维护每个学生平等的受教育和被关爱的权利,相信每个学生都很优秀,都是人才,并努力创造人人皆可成才的机会,用平常心去对待这些所谓的“差生”。尊重每个学生的尊严、权利和自由,宽容对待各种不同的声音、性格、爱好、生活方式和学习结果。
一 从友善开始
实际生活中,不少教师对差生或大发脾气,或说些极不中听的话,甚至挖苦、辱骂,这种做法是极不妥当的。如果你想让学生接受你的意见,就必须让学生相信你是善意的,你是可以信赖的人,他才会敞开心扉,和你交流。因此,找差生谈话,一定要以一种友善的方式。例如,可以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他整理一下衣服,招呼他坐下,然后说:“我们聊一聊、谈一谈”等,给谈话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奠定一个良好的感情基础。
二 从赞美入手
我们找差生交谈,常常是在他们有了过错之后,因此,交谈切忌开门见山,可以先对他们的长处赞扬一番,然后进行实质性的交谈。
三 从得到“是的”开口
“一个人说‘不’时,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要求坚持到底。”他的整个组织全部都凝聚成一种抗拒的状态。而当一个人说“是”时,就没有这种收缩现象产生,其身体组织就呈前进、接受和开放的态度。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开口的第一个字说“是”,谈话则可以继续下去,否则是无法进行下去的。
四 抓住理解、同情的感情线
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理解与同情。因此,当我们和差生交谈时,一定要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切的理解与同情。从一个学生的作文里,教师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爸爸只会打牌,回家就与妈妈打架。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无疑给这位学生的心灵带来很深的创伤。教师的每次谈话,都先给他以同情,问他的近况,称赞他的妈妈是一位能吃苦的人。然后再向他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使他感受到教师的爱心。
五 批评学生之前不妨先谈谈自己的不足
有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发现有一个学生的作业写得太糟了,这位教师没有批评学生,而是从自己的板书找原因,向学生承认自己的书写不工整。学生听了老师的话,诚恳地说:“因为想赶快写完作业去打球,就写得很乱。我保证以后认真写作业。”谈话就这样愉快地结束了。所以,我认为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向这位老师那样用言行改变学生。
六用“慷慨的赞美”贯穿于整个谈话过程
一个人的能力会在批评下萎缩,在鼓励下绽放花朵。所以,我们要学会慷慨地赞美,并把它贯穿于整个谈话过程中。除了这些方法之外,在和差生交谈中,还可以采用“间接地提醒他注意自己的错误,让他保住面子”等方法。
七 遵守师生感情交融的原则
教贵情深。教书育人的魅力在于感情,有了感情,就会增加教育的魅力。积极的感情交流,能促使师生关系的和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爱学生越深,学生也越敬老师。爱好学生容易,但要面向全体,一个也不嫌弃,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要相信他能进步,能对他爱得起来,这就要我们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有较好的师德修养。例如,每个班都有差生,有学习差,还有纪律差,如果我们光重视学习好的学生,而不关心这一类学生,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与班级同学之间产生距离,甚至会更差。更可怕的是与谁都不能沟通,当然也包括老师。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想要一个班整体好,首先不是看到好学生取得文化课成绩,而要看到差生取得的一点进步,哪怕是平时总爱迟到今天却来得非常早,就这一点就要表扬。
八 从学习上给予帮助
有些学生不是不想学习,而是他们基础差或是方法不得当从而导致成绩差,成绩差让他们对学知识没有兴趣。常言道:“无事生非”,不学习就会扰乱纪律,成为名副其实的“差生”。我是一名英语教师,我们班有一个从外地转来的学生,上小学的时候从未学过英语,考试成绩总是落在后面,思想上有着沉重的压抑感。我及时找他谈心,并把几个学习较差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每周两次的课后辅导。平时上课总是给他们学习的机会,作业试卷优先批,慢慢地他的成绩上来了。他很高兴,在写作文《我最爱的老师》里他写道:“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就不会再学习英语了,因为老师没有歧视我的英语差,反而帮助我使我爱上了英语。老师您永远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
最后,时刻要让学生感到老师言语中的温暖,这样,他们就不会用敌对情绪来对待老师的教育。有了师生之间的亲密无间的情感关系,师生的共同努力,情感的交融,许多学生毕业后还念念不忘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我也尝到了在教学中遵守师生情感交融原则带来的甜头。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与差生进行沟通,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教师的教学磁场里。
第3个回答  2017-03-20
首先没有所谓的差生,你要想着他是有很大潜力的学生,因为他基本底子比优秀学生低,所以发展空间更大,可以进步的空间很大,所以鼓励他的家长,您的孩子进步空间很大,要善加引导
第4个回答  2017-03-20
叫他们也多和孩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