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那些自相矛盾的名言?

如题所述

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孟子认为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的本性都是最原始最纯真的,即人都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如果看到别人有为难、有人受苦就会想要帮助他,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品德。荀子认为人肚子饿了就想要吃饭,身上冷了就想要取暖,劳累了就想要休息,趋利避害、好利等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所以如果任由人性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混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1
古人留存下来的名言不是绝对的真理,是在其特殊的背景环境下产生的,所以自相矛盾是正常的,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名言,不应该把这些名言从实际环境中抽象出来,而是要与实际相结合。名人名言能够给我们一定的思考和借鉴,但是我们不应该脱离实际环境而直接套用名人名言。
第2个回答  2019-05-01
人生在世,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审美观念,习俗文化,每个人说所经历的不一样,自然感悟也不一样。自然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习俗,古话也有一些自相矛盾的,例如唐朝以肥为美,但又有芊芊细腰这话流传下来来形容美女。还有就是,流传下来的话也不一定是古人那时候说要表达的意思。
第3个回答  2019-05-01
古话的相互矛盾是因为有很多思想派系。例如诸子百家,各家之间的思想本来就是各抒己见,立场不同自然所提出的言论就不同。比如儒家主张积极入世,道家讲求避世。所以两家的言论自然不同或者说在这方面相反。而我们又把所有的古代言论统称为古话,所以会存在所谓的相互矛盾。
第4个回答  2019-05-01
其实成语古训、名人名言会出现自相矛盾这事儿——太多了。即使相同的一句话在特定的语境中,其含义都可能大相庭径,这当然不包括类似“能穿多少穿多少”这种本身会造成歧义的语句。不同的理解,断章取义也会造成同样的矛盾,生活本来就是多元化的,而我从不认为很大、很深的道理能通过一两句就能总结、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