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经常出现“施主”一词,施主究竟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就是字面意思“施舍的主人”。“施主”、“贫僧”、“贫道”等等词汇,其实都是古时候教派在发展的时候,流传下来的。教派对于信徒的推广,主要是普通人,面对普通人的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自谦”,并且太高对方。因为一般人能力越低,自尊心就越重,自古以来都这样。所以一开始的“传教士”们就发现了人们对“弱者”十分的关照,对于自己处在一个高人一等的位置十分的着迷。

所以为了获取人们的好感,他们就称对方为“主”,自己为“贫”。两者一对比,高下立判,人们在听到这种称呼的一瞬间就会觉得对方是比自己弱小的人,自己的身份地位无形中也被升高了。“传教士”们为了打入社会的底层,在各地发展信仰,于是就采取到了这种讨好的方式来很快和陌生地方的陌生人进行接触。

要知道,古时候人们的排外性是非常强的。一个人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家乡,是非常难以生存的。人们在自己几十上百年生活的地方抱成团,组成各种各样的团体,这些团体之间让其他人几乎很难插入。所以这些僧人、道人,最初发展信仰的时候,所采取的这种心理攻势,是非常有效的。


后来这些教派发展起来了,人们对他们的印象也固定了。更何况,这种称呼根本没有必要更改回来,“示弱”是我国自古以来被证明非常利于生存的一项技能。

当然,原因不止这一个,例如有很多苦行僧经常行走在各地,他们是真的“贫”,身无分文,生存几乎都是靠着所谓的化缘。所以他们成别人为“施舍的主人”,也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至于这个字眼在西游记中的出现,只是在民间人们都这么说,所以作者也就这么用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9
在《西游记》中,经常会出现“施主”这个词,施主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施主泛指一切布施者或举行丧葬仪式之丧家,亦称施主
第2个回答  2021-03-28
就是字面意思“施舍的主人”。“施主”、“贫僧”、“贫道”等等词汇,其实都是古时候教派在发展的时候,流传下来的。当然,原因不止这一个,例如有很多苦行僧经常行走在各地,他们是真的“贫”,身无分文,生存几乎都是靠着所谓的化缘。所以他们成别人为“施舍的主人”,也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至于这个字眼在西游记中的出现,只是在民间人们都这么说,所以作者也就这么用了。
第3个回答  2020-09-09
施主是出家人,也就是和尚道士尼姑这些人对普罗大众的称呼,就是一种尊敬的称呼而已,就像是咱们称呼的帅哥美女,或者是阿姨等等。没必要纠结究竟是什么意思,就是一个称呼而已。
第4个回答  2020-09-09
施主,即檀越,是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务给佛寺的人,也泛指一般的在家人(世俗人)。如果僧人称你为“施主”,也不是非得让你布施东西,而只是为你好,提醒你有许多福分可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