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为什么北伐不成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题所述

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战争存在的不定因素太多,有一点没有考虑到就会失败,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还要考虑到装备和粮草的问题,而蜀国的地势并不利于运输粮草。更何况此时的蜀国大势已去,军中可用之人寥寥无几,没有优秀的将领就失去了作战的灵魂。最后还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那便是“前有豺狼后有猛虎”,朝中存在奸臣蛊惑君心,诸葛亮终究是无力回天。

1.作战的各方面条件没有满足

在各大兵书当中,对于作战的“天时地利人和”都有重要的讲述。战争是一场流血的事件,存在的不定因素太多,不单单讲究兵力的多少,还有地理的优势,除此之外还有天气。战术的布置要全面参考自方的地理和敌方的地理,是合适水攻还是火攻,抑或是消磨战和强攻,都需要斟酌。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诸葛亮纵然神机妙算,也赶不上上天的变化,最后的上方谷一战,天降大雨就可以看出。

除了这之外,蜀国还存在难以化解的问题,其一是兵力稀缺、资源过少,其二是粮草。粮草在军营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古往今来,多少战役因为粮草不足而造成了悲剧。蜀国的地势凶险,属于易守难攻类型,而诸葛亮五次北伐,虽然为此做了准备,实行“木牛流马”的运输策略,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2.良将稀缺

到了蜀国后期,军中基本没有可用的良将,虽然存在寥寥几个,但终究是供不应求。曾经辉煌一时的五虎上将接连离开人世,眼看着军中没有可用之人。诸葛亮在用人上面只能风险并存,这也是后来用马谡失误的原因之一。

3.朝中奸臣蛊惑人心

诸葛亮在前线为蜀国的事业奋斗,但是无暇顾及后方的事情,朝中存在奸臣蛊惑人心,刘禅身为蜀国的君主,没有能力处理朝中的大小事务,反而蒙受了奸臣的蛊惑,支持诸葛亮退兵。这样的局面形成,诸葛亮如何安心北伐,继续蜀国的事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6
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缺失,天时:水镜先生曾说过“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地利:蜀汉属于四川地带,山路崎岖道路难走;人和:国内总是有人反对北伐,导致诸葛亮功败垂成。
第2个回答  2020-08-15
诸葛亮北伐不成功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比他还厉害的对手,这是曹魏重用司马懿造成的结果。
第3个回答  2020-08-15
诸葛亮每次北伐都被粮草短缺所困扰,蜀国内部以李严为代表的反战派经常制造一些阻挠诸葛亮北伐的事件例如:诬陷诸葛亮勾结司马懿谋害刘禅、故意拖延运量的时间或者供应粮草缺斤少两让诸葛亮无法顺利进军,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法指挥饿肚子的士兵为他拼命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