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乐器的种类

如题所述

1、金属乐器: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如三角铁、碰铃、大镲等。
  2、木制乐器:属于中音乐器,声音清脆。如双响筒、木鱼、响板等。
  3、散响乐器:特点是发出的声音小、散,可以持续演奏长音。如铃鼓、沙球、串铃棒等。
  一、碰铃(也称小铃)
  这是一对用金属制成的小铃,用一根绳子或可抓握的木柄相对固定两个铃,通过相互撞击引起振动而发音。碰铃的音色清脆、柔和,且高而轻。它既可以表现音乐的强拍,也可以表现弱拍,是幼儿园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乐器。使用时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自然放在胸前敲击。握木柄时手不能触及铃的部位,否则,声音就会发闷,不清脆;也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使铃的部位相对应,连续敲击。
  二、串铃棒
  这是用金属串成的马蹄形(或半圆形、棒形等)的若干个小铃,通过敲击、抖动或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可以分别在音乐的强拍或弱拍上使用。使用时可以每手一只自然抖动、摇晃;也可以右手握铃在左手心中敲击。
  三、铃鼓
  这是用皮革(或塑料)蒙在带有可活动的金属小钹的木制围框上,通过手指(或手腕肘)的敲击或手腕的抖动、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它兼有鼓和铃两种音色的特点。铃鼓有多种演奏方法:可以用手掌击鼓心,其音色柔和;可以用手掌击鼓边,其音色明朗干脆;可以用鼓面击身体部位(如肩、肘、膝等),则铃的声音较明显;可以用手腕连续地抖动,则会产生延续音的效果。
  四、三角铁
  这是一根弯成等边三角形的圆柱形钢条,用绳子悬挂一端,通过另一根金属棒敲击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其音色接近于碰铃,但音量比碰铃大,延续音比碰铃长。它的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手提悬挂三角铁的绳子,右手持金属棒敲打三角铁的底边;另一种是在三角铁内,用金属棒快速地敲击左右两边或转圈敲击各边,会产生激烈而特殊的音响效果。提绳子的手不能触碰三角铁,否则敲出来的声音不会有延长音。
五、响板(也称圆弧板)
  这是由两片贝壳状木块,中间用松紧带相连而构成的一种乐器,通过两片木块的撞击引起的振动而发音。其音色清脆而圆润。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右手或双手的中指套上松紧带,靠中指和拇指的捏合使两板相击而发出声音;另一种是将响板放在左手手心中,用整个右手的手掌相击而发出声音。后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年龄儿童的演奏。
  六、木鱼
  这是用木头刻制的、形似鱼状、中间空而头部开口的一种乐器。通过另一根木制的敲棒击鱼头而发音。其音色接近于响板。演奏方法为左手持“鱼的尾部”,右手持棒按节奏敲打“鱼头”的顶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2
1、金属乐器:它们是响亮的响亮乐器。像铁三角,碰铃,大板球等。

2、木制乐器:这是一种清晰的中国乐器。如双音管,木鱼,响板等。

3、嘈杂的乐器:它的特点是声音小且分散,可以连续再现长声音。像手鼓,沙球,弦铃等。

一、碰铃(也称为小玲)

它是一对小金属铃铛。两个铃铛用绳子或木柄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碰撞引起的振动表现出来。钟声清晰,柔和,结实,轻盈。它可以表达强弱的节拍,是幼儿园最常用的乐器。

二、弦铃

这是一系列由金属绳(或半圆形,杆状等)制成的小铃铛,它们在因击打,打击或打击而引起的振动中脱颖而出。它可以分别用于强或弱的音乐节奏中。在使用过程中,手会自然发抖。

三、手鼓

它是木栅栏上的皮革覆盖物(或塑料),上面装有可移动的金属壳,表现为手指(或腕肘)振动或震颤引起的振动。娃娃乐器的类型。它具有鼓和铃铛的特征。演奏手鼓的方法有很多。

四、铁三角

这是一个折叠成等边三角形的圆柱形钢筋,一端用一根绳子悬挂,并被另一根金属杆敲击发出声音。它的音调接近碰铃,但音量大于碰铃,连续音调比铃声强。

五、响板(也称为弓形板)

这种乐器由两个贝壳形的木块组成,中间连接有一根松紧带,这是由两个木块的撞击引起的振动而显示出的。它的音调酥脆而圆润。

六、木鱼

这是一种鱼形的木雕乐器,其中心为空心,开口为头部。用另一根棍子吹鱼的头。它的音调接近响板。



以上是没有固定音色的打击乐器。这些打击乐器的性能要求儿童放松手腕,要灵活,不僵硬,灵活,可以控制手的动作,并以自然而协调的方式敲打,以获得更好的声音效果。
第2个回答  2022-06-22
以下属于幼儿园音乐类玩教具的有()。 A.风琴 B.木鱼 C.铃鼓 D.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