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前一句

如题所述

前一句为:听过很多道理
《后会无期》经典语录

  1.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2.我哪来的身和名,让我去败和裂。

  3.我是被交配到最西边去发书的。

  4.我从小就是优,你让我怎么从良。

  5.小孩子才分对错 成年人只看利弊

  6.喜欢就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7.从小听了很多大道理,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8.进一步,海阔天空。

  9.有机会,我把我的故事都讲给你听。可惜没有这个机会了。

  10.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人,那就够了。

  11.有些人,一辈子缩在一个角落里,连窗外都懒得看,更别说踏出门。

  12.交心吧,放在我身上。放心吧,交在我身上。

  13.再混蛋的人也可以局部信任。

  14.路遥知马力不足,日久见人心不古。

  15.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16.告别的时候一定要用力一点,多说一句,说不定就成了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

  17.在大城市,有关系有势力,就会比别人更公平。

  18.骗钱和借钱有什么区别么?借钱就是骗朋友的钱!

  19.既然大家都没本事,各走各路,这才是现实。

  20.要先学会分辨,然后再去信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1
在电影《后会无期》中,韩寒说“听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此话一出,便引来无数人深深地共鸣,在网上广为流传,在一年前,我也是这无数人中的一员,从小到大,听过的大道理无数,可对于过好生活,对于过好人生,所用甚小,往往在不如意之时,故作深沉,感叹一句:“听过这么多大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啊!”
时光似白驹过隙,几年大学时光即将收尾,看看自己现在的状态——有着梦想在远方,每天的生活充实而快乐,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前进,积少成多,有爱我的和我爱着的家人、恋人和朋友;两个月的时间,我自学了钢琴,半年后,也就是现在,我能流畅地演奏KISS THE RAIN;每天坚持运动,囚徒健身、打球和游泳都是我的选择之一;日常的睡眠,我保证在8小时左右;每一天对于我而言,都是充满活力以及崭新的一天,对于过去,不过于怀念,对于未来,不过于期待,当下才是最美的时刻;有新的想法,新的计划,会积极去尝试,不畏惧失败,而是从中吸取教训。。。。。。

我的改变是从一年前开始的,是一个持续性,渐进式的过程,这一年,我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越来越好,我正好好地过着我的人生,也有信心过好余下的人生。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对于这个问题——为何“听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见解,一方面,我自己这一年的实际经历,让我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我系统学习这方面的相关知识,也就是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例如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中国儒家哲学、西方部分哲学,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想要去解答这个问题,把我自己这一生过好;还有一个附加的原因,在于知乎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大都限于个人的经验之谈以及只言片语,没有真正的思考者的声音。而我的目的,就在于让大家能够理解背后的原因,让大道理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

那么,为何听了这么多的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有一点必须要明确,那就是过好这一生的标准是主观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这一生过得好不好,只有他自己知道。古今中外,有很多仁人志士在平常人的标准下过得很不好,可他们自己并不这样认为,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如千千万万的红军长征战士,为了革命信仰,爬雪山,过草地,三军过后尽开颜。同样,也有很多人,旁人对他们羡慕不已,可他们自己却痛苦不堪。所以,这一生过得好不好,需要以当事人主观的标准来评判。那就会有人说了,“就算我觉得自己过的不好,可是我硬是要说我过得好呢?”我认为,这样还是过的不好,过的好不好,不是需要给他人看,而是我们自己的主观感受,换而言之,也就是个人的幸福感。

再者,关于过好这一生,也不是说在某个时刻过好,而是在某个时间段——少则一到两年,多则几十年——的一个整体主观感受。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结合个人经验和学识,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大道理是概括性的提纲挈领,是来源于生活实际,却又高于生活的思想总结,需要我们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去应用它;第二个原因,听了很多大道理,却仅仅是听了,可能有思想的触动,但缺少实际行动,只听不做;第三个原因,过好这一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

一、大道理仅仅是总结性的指导

儒家哲学体系以“仁”为核心,进而演化出方方面面的思想,我们所熟知的,与生活有关的,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这些大道理没告诉我们具体该怎么去做,就好比它仅仅是指引了一个方向,告诉你,朝着这个方向走去,你会遇到更好的自己,可是,没告诉你怎么走,是走路,还是坐车;也没告诉你行走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走到一半的时候是什么个情况。所以,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结合自身情况和周围环境,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生活中,我们都知道,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这是一个大的方向,可对每个人而言,具体的落实方法只能靠他们自己把握,像运动员,他们的职业就是锻炼的一种,所以,他们在工作的同时就是在锻炼,他们对于这个大道理,不需要刻意去落实;而对于那些常年坐在电脑桌前的加班族,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这个大道理,怎么去实践就是一个大问题了,有人会选择在工作间歇打打乒乓球,做做广播体操等等;也有人会选择拿出专门的时间来锻炼身体,比如每天早起跑步,周末约朋友打打球。所以,要想过好这一生,就需要我们化大为小,将大道理结合自身实际,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可实践的小行动。

二、思想的改变,缺少行动的跟进

刚进大学那会,学校给我们大一新生安排了各式各样的讲座,有关于大学规划的,有关于如何培养各方面能力的,还有优秀学长和学姐的学习经验分享的,等等。。。。我的一个室友,有一天在寝室,突然问我:“T,你说,为啥当时听讲座的时候都热血沸腾,感觉自己未来也能像他们一样牛逼,可几天后就一点感觉都没有了呢?”我放下手中的笔,开玩笑地回了句:“可能鸡汤效果只有这么久,想要效果持久的话,只有隔几天喝一碗咯!”。室友的这种情况,不是个例,相反,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有,每次听了一些励志的东西,都会有打鸡血的感觉,可没过多久,效果消退,生活依旧,该咋地咋地。

从心理学来讲,这里涉及到态度和行为的关系。还是以听讲座为例,假设我们听了一场有关健康的讲座,专家告诉我们,每天锻炼身体益处多多,不锻炼身体,危害如何如何之大,正常人肯定都会赞同这个观点,因而,刚听完讲座,我们都会被这个观点所唤醒,也就是我们的态度被外界的刺激所唤醒,在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方面有着很强的注意力,听完讲座后,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了,有些人听完后没有任何实践的行动,那么,效果就是个一两天,过了这一两天,被唤醒的注意力又重归寂静,回到听讲座之前的状态;还有小部分人,听完讲座后,开始将锻炼列入自己的生活节奏中,渐渐地感受到锻炼所带来的好处,一段时间过后,这小部分人已经深刻领悟这个道理,并铭记于心,外化于行动。在这里就是一个正循环,首先是态度促使行动的发生,进而,行动又促进态度的加强。其实,早在明朝时期,大思想家王阳明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其中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很好地概括了其思想,但是,这句话的理解要将“知”和“行”当成一个整体的两部分,换而言之,没有实际行动的“知”,并不是真正的“知”,譬如,从不锻炼的人口口声声说,锻炼对健康有益,但他们其实并不是真正地“知”锻炼对健康有益,因为他们没锻炼过,也没法体会过锻炼所带来的益处。总而言之,要想懂得一个大道理,听完大道理后,还要将其付诸实践,将行动加入其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懂,过好这一生。

三、过好这一生是一个过程

最后一点,人的这一生是一个持续性的,不断波动的过程,类似于心电图,高峰与低谷交替,喜悦与悲伤交加,因而,过好这一生不是一个状态,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说达到某个目标,达到某个阶段,就能过好这一生,更不是说,碰到某些挫折与不幸,这一生就过不好了;而是需要关注于这一生整个过程,在巅峰时期,尽情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样,在低谷时期,潜心蓄势待发,勇敢面对生活给出的考验。达到某个目标,也就是处于人生巅峰;遭遇某个不幸,也就是处于人生的低谷,这两者都是暂时的,不可能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并且,两者是交替变化的,中间的,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感觉的上坡路和下坡路。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失败会随着时间过去的,同样,成功也会在时间的推移下,成为过去时。有一个故事,讲一位村民在文革期间,每次出远门回家的时候,都要带上一捆柴回来,有一天,被大队干部发现了,在整个大队点名表扬,被授予大红花;自此以后,这位村民每天闲着无事就去路上捡柴,直到离开这个人世。这个故事可能有些极端,但在现实生活中,躺在过去的辉煌成就中的人,难道少吗?他们拒绝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固守着自己的成绩,最终,被时代所淘汰。更多的是,那些遭遇挫折和打击的人,便一蹶不振,顿觉人生无望,这一生就算是废了。这些人,之所以过不好这一生,就是没认识到,过好这一生,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根据环境和自身的情况不断发展自己,从一个巅峰走向低谷,再从低谷走向另一个巅峰。

最后,我想说的是,要想过好这一生,贵在“知行合一”,贵在学习,贵在生活的过程——每天的生活。
第2个回答  2020-10-04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话是出自于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中的台词
第3个回答  2020-10-04
题主你好~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