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一词究竟指的是什么,为何如今成了贬义词?

如题所述

公知“一词字面意思上是指“公共知识分子”,是他的缩略词。但是精确定义指的是有学术的自主研究能力的一组人群,同时这组人群还是有能力参加社会事务,能一定的影响决策层,而且他们有着强烈的批判主义倾向,但是这些特质,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和国家层面的意识需要,是积极向上需要团结的敌人。但是随着国家发展的日益完善,“公知”便出现了属于特质的缺陷,被会辨别是非的人群所不齿,所嘲讽,所以在现今社会中,这成为了贬义词。

若将其追根溯源,则可以追溯到开展于法国中的启蒙运动,但那时候的所谓“公知”是引领着轰轰烈烈的思想变革的浪潮。但是传到中国之后,字义便发生了变化,讲的是自诩,而不是人民给予。如此这般,便显的滑稽可笑了。而进行相关考据后发现,该名称,也就是“公共知识分子”,在中国正式并且大规模使用,是在2004年,南方系头牌杂志《南方人物周刊》专门为此进行了一次策划,在那次策划中,“公知”仍然是积极向上的意义,并限定了成为公知的两个标准,一是学术能力,二是参加社会事务的能力。

但是“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就意味着该名称存在公共持有性,在某个领域,甚至所有领域中,都是聚光灯下的人物,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这批人的忠实拥泵,进而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人无完人,是人就会有缺点,这导致了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所有“公知”的缺点会被放大,进而反噬自身,如方舟子之流等。

造成“公知”被放大,继而成为了充满讽刺意味的“贬义词”,主要因素仍然是集中于媒体,在媒体高强度的舆论、炒作、监督等等之下,几乎所有“公知”都会无所遁形,他个人特质中“恶”的部分会被无限放大。导致该积极向上的词成为贬义词,也就不足为奇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7
“公知”是指公共知识分子,就是一些自诩是代表公众发言的知识分子在网上发言,其部分言论有媚献国外,诋毁国内,拿钱办事的嫌疑,且言论常常毫无逻辑,漏洞百出,所以现在“公知”就成了贬义词。
第2个回答  2020-09-06
不管公知承不承认,媒体上上窜下跳的基本上都是文科类知识分子也就是数理化一窍不通的人,而一些热点事件往往是专业性强的人才能有辩识力,但是国内公知呢对一些环保类问题以及金融类的或者科技研发领域的热点问题出于各种目的也大放厥词胡言乱语,在专业领域公知并没有优势,我们讨厌公知的一点就是喜欢把自己包装成跨界英才,指手画脚,所以在国难当头之时,国内公知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第3个回答  2020-07-17
公知的全称是公共知识分子,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有些自称是公知的人发表一些自以为是的言论,由此使公知一词沦为了贬义词。
第4个回答  2020-07-30
公知是有良知的文化人,经常会触犯无良知者,所以就遭打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