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需要摄入水,但是同样地也在不断排出水,生物的皮肤、细胞的细胞膜也在不断地散失和吸收水分。
在自然状态下,地球上的水是不会凭空消失的,纵然有气,液,固三态的变化,即使电解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也都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范围之内,其反应之后也还是水。有人也可能会想,是不是会有一部分水逃到太空中去,这样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水的分子量太大,在地球的引力下没法逃脱。平时,水在太阳的作用下会变成气态水蒸气。但是水蒸气一般也只能到达平流层旅游一番然后又变成了雨雪,落到了地面。
生物喝水、吸收水分是因为新陈代谢的需要,物质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生物体吸收,即便是一些难溶的微量元素,也是以这样的方式吸收。所以水是地球生物生存所必须的,不管是哪种生物,在新陈代谢、增殖复制的过程中都有水的参与。但是生物体新陈代谢不光需要水,也会不断地排出水,生物体内的废物需要尿液带出,肺部的二氧化碳、酸性离子也可以和水一起通过肺部排出。
大型陆地生物的皮肤也在不断地蒸发水分,很多水生生物的外皮可以使水相对自由的出入,带进所需要的粒子、排出不需要的废物,加上排泄系统的作用,水不断地出入细胞。微生物也是如此,它们内部也会产生废物,也需要水协助排出;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有水的参与,但是其他生物反应比如呼吸最后又产生水。生物需要的水分,最后都又以一定方式被排出,整体上对地球的水资源没什么影响。
并且地球水资源相对生物来说是十分巨量的,所有生物体内的水加起来可能还没有一片海域的大,对全球水资源的量影响不大。植物影响全球降水分布,主要是叶片的蒸腾作用,也不影响总体水资源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