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怎么来的

徐家怎么来的

  徐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一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66 %。详见词条“徐姓”。 徐姓,源出嬴姓。 相传伯益因助大禹治水有功,大禹遂分封其子若木于徐国(山东南部郯城一带),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有徐群偃,他聪明仁爱,颇得百姓拥护,国力日强。当时周穆王喜欢巡游 徐姓祠堂
  四海,往往一出去就是几年,国政无人管理,诸侯多有怨言。后来徐群偃在挖河时挖出一副红色的弓箭,他以为这是天赐祥瑞,产生代周为天子的野心。周围的诸侯听说他得了神弓神箭,也纷纷前来归附,于是他自称徐偃王,率领36国联军向周都进攻。周穆王此时正在昆仑山上的西王母处作客,得到消息后连夜动身,由造父驾车,一日千里回到周都,点起大军前去镇压。徐偃王没料到周穆王来得那么快,眼见一场血战就要发生,他不忍心让生灵涂炭,于是立即罢兵,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徐州)一带的深山中。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周穆王打败徐偃王之后,因见他在当地很得人心,便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公元前512年,徐国为吴国所灭,徐子的后代为徐氏。另外,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后代亦称徐氏。 望族居东海郡(今山东郯城东南)。秦始皇时有方士徐福渡海访仙,三国时有名将徐晃、徐盛、文人有徐庶,唐代有名将徐茂功,五代有名画家徐熙、文学家徐谐、徐铉,明代有中山王徐达、文学家书画家徐渭、社会学家徐阶、科学家徐光启、旅行家徐霞客、政治家徐恺廷。

  寻根溯源

  伯益,也称大费,伯翳,传说他精於畜牧和狩猎。他被禹所重用,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选为继承人。大禹有意让位於他,他不但不肯接受,反而跑到山里隐居起来。大禹感念他的功绩,就把他的儿子若木封到了徐国(今山东郯城)。从此,伯益的子孙就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一直到西周初年,才因为国君徐偃王的“僭称为王”,而被周穆王派来讨伐的楚国所灭。《左传》记载的“昭元年,周有徐,奄”说的就是这件事。 徐被周穆王消灭之后,并没有亡国,而是被周天子降封成子爵性质的诸侯,一直到春秋后期,才被吴吞并,“昭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徐姓由此开始。 徐国国都多次变迁,最后在传至32代君徐偃王时(此时国都在现在的安徽泗县北)徐国被灭,后人以国为姓。而《姓谱》里记的是“望出东海,高平、东莞、琅邪、濮阳”,古时“东海”是指现在的郯城一带。

  得姓始祖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马功劳,因此在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由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适逢当时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于是弃国出走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周天子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徐姓人繁衍于今山东郯城、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后扩至凤阳,以古代徐国为源地,世居而繁衍了一千多年,直到春秋末期为吴所灭,有徐姓人避居河南、山东,并在山东繁衍昌盛起来,这是由徐姓郡望多为山东古地而来证明的。秦时有山东人徐福去东海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带三千童男童女,这六千多人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徐福被视作日本的开基始祖。除山东外,在靠近徐国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一带,在秦汉时亦有徐姓人在活动。东汉以前,已有徐姓人西迁至今甘肃境内。东汉桓帝时,“南州高士”徐稚迁居今江西南昌,徐稚被后人尊为“东海堂”徐姓的始祖,其子中有迁至浙江衢州府、龙游,孙辈中有迁居今浙江绍兴、信安,江西的南昌,江苏的苏州、吴县一带。此期徐姓亦有迁居河南者,三国时走马荐诸葛的徐庶便是河南徐姓的杰出代表。徐姓大举南迁始于魏晋之际。南北朝五胡乱华,北方徐姓避居江南,到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衍。宋末时,有徐姓人由江南石城迁居福建汀州(今长汀县)上杭、连城二县。元时,有徐姓人从江西、福建迁居今广东的丰顺、海丰、梅县、博隆及潮州的南坑。明清时,徐姓已广布于 我国的大江南北。? 总之,徐姓在秦汉时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黄河下游地区,尤以山东徐姓繁衍得最为旺盛。徐姓的向南播迁,自唐代以后,几乎是络绎不绝于道的,此期广布江南各地,这正是南方各地徐姓众多的原因,徐姓尤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人数最多, 上述七省的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