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评价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

如题所述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孩子成了家庭中人人关注的中心,家长无微不至地关心、包办,使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勇敢精神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在自我保护、生存自救等方面显得尤其薄弱,受到意外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我们应该重视从小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增强孩子安全意识,提高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那么在家庭中如何进行安全教育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树立安全教育的责任意识
  在家庭中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不仅是保健孩子身心,使其享有快乐人生的需要,也是所有家庭幸福美满的需要。因此,家长们要强化安全教育的责任意识,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把握好“生活的每一瞬间”,及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二、帮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
  树立安全意识,是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前提。我在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活动中,都有意识地通过讲故事、读儿歌、看图画、看电视等形式,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比如,我告诉女儿各种物体的用处时应同时告诉她这些物体可能带来的危险;通过做一些小实验让她认识水、电火等危险物体,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采用恐吓的语言和手段,以免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形成胆小怕事、畏缩不前的性格。此外,我还经常提一些安全问题,帮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如“爸爸妈妈都不在时,有人来找怎么办?被坏人拐骗后怎么办?如果你走失了怎么办?这样可是使幼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三、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
  我们对孩子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让孩子学会识别危险的同时,还必须教给他们预防意外事故的方法,以防不测。让孩子认识、熟悉周围环境。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孩子熟悉和了解这些场所中常见物的名称、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扩大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如懂得不随意攀爬阳台、触摸电器。教孩子记住走路靠右走的规则、知道开水会烫伤、玻璃会扎伤等。无疑,孩子懂得了这些基本的安全常识,也就在一定程度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时还应该让孩子懂得应急措施,我们经常会扮演角色和女儿一起玩游戏,引导她思考和操作。帮助她从模拟情境中揣摩紧急状况的应变方式。如父母扮演大灰狼和女儿演“七只小羊”,让孩子从剧情对话中体验面对陌生人敲门的状况;让孩子扮演医生,可降低她生病时吃药打针的焦虑;扮演消防队救火,进行失火时沿墙匍匐逃生的练习等;如模仿过马路;模仿遇到意外了学会打电话学会拨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假设遇到地震如何避震逃生等等。如果孩子具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又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动脑筋分析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四、家庭孩子的体能锻炼
  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反应速度以及手、腿肌肉的力量,是影响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因素。平常在对女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还通过强化幼儿的体能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手疾眼快才能迅速脱险。所以,从提高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新角度重视孩子的体能锻炼,我经常带女儿一起跑步、拍球、跳绳等以及需要开动脑筋的各种游戏,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脆弱的,我们的孩子如同娇嫩的花朵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细心呵护,给孩子过多的包办最终会伤害了孩子,最重要的是教会我们的孩子简单的安全常识和防护,学会自我保护,才能让孩子健康、安全、快乐的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