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保教质量》幼儿老教师代表发言稿

如题所述

  案例实录:
  (一)在进班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教师在组织分组教学活动时,保育老师在忙着手头儿的活儿,看到我来了,随意参与到活动中,但要么只维持纪律,要么只顾自己参与活动,不会观察主班教师的意图、孩子的需要,做好配班工作。
  (二)在日常生活环节,保育老师在指导生活活动时,语言过于生硬,针对性和随机性指导语言不够及时,不能关注到个别幼儿的表现,因材施教。
  (三)在学期家长问卷中,家长在给保育老师做评价时,有时会出现“不了解”、“不熟
  悉”的字眼儿。
  
  案例分析:
  (一)保育老师在参与教育活动、区域活动及户外活动时,只是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出现,而不是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出现,与教师配合观察、教育、引导幼儿,并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幼儿面前,成为幼儿游戏、学习的伙伴。
  (二)在日常生活中,保育老师没有把自己当作教师,而只是认为保育员就是干活儿的,没有参与教育幼儿的意识,不会抓住生活活动这一教育契机,与孩子交往、沟通,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通过保教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从而导致在指导生活活动过程中,不会观察幼儿的表现及需要,更不会运用儿童化语言与幼儿交流,造成自身教育能力的低弱,教育方法的贫乏和单一。
  (三)从家长问卷中“不了解”、“不熟悉”的字眼儿,可以看出平时保育老师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将幼儿在园生活方面表现进行沟通的不够,保育老师认为与家长沟通是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忽视了“保教结合”中“保”的作用。
  
  案例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中——教育原则第四条就是“坚持保教并重”,是指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的生活上照顾和保护。保教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在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我们会把“保教结合”放在首位,“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如何做到保教结合,真正达到保教结合的效果”,这是我们每位管理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案例措施:
  一、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保育老师的综合素质
  (一)结合日常生活活动,带领保育老师设计活动方案及策略,大胆尝试通过多种途径组织生活活动的教学,体验当老师的快乐与自豪,提升自身观察、指导幼儿的能力。
  如:“擦椅子”活动,以往保育老师只是给孩子准备一盆水、一块抹布,没有方法,没有提示,孩子爱擦成什么样就擦成什么样,擦完后满地是水,椅子擦干净了,孩子的衣服却在地上跪脏了。现在,针对这一活动内容,我们组织保育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将上述活动设计为,开始部分:让幼儿了解小椅子的用途及“身体”的各部分名称,激发幼儿为椅子“洗澡”的愿望。进行部分:老师先示范擦小椅子的方法,然后提出擦椅子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擦的过程中,老师会做观察者,随时为孩子补充所需物品,教孩子拧抹布的方法,提醒幼儿不跪在地上擦椅子……分享部分:老师和孩子一起与擦干净的小椅子玩“抢椅子”的游戏,体验劳动后的喜悦。当老师们将集体备课的计划,实施、尝试之后,“上课”的兴趣顿时高涨起来,大家惊奇的发现:一个平凡的生活活动,竟能开展得如此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以此为例,各班保育老师在班级教师的合作和指导下,分别设计出了:“浇花”、“值日生”、“宝宝爱洗手”、“制作重阳糕”、“擦桌子”、“我是班里的小主人”、“穿脱衣服比赛”、“我们爱吃菜”等生活活动,在保育老师组织活动时,班长给她们配课,班级教师帮助她们准备、收集教具,在设计、组织、实施活动的过程中,在与孩子积极互动及孩子的发展中,使教师们充分体验到了保教结合的乐趣和重要性,使保育老师充分感受到做教师的真谛和价值。
  (二)引领保育老师学会观察幼儿、写观察记录,感受观察的重要性。
  以往保育老师写观察记录,就是叙述一件小事情,没有分析,没有措施,起不到观察记录的目的和效果,通过保育员学习,先教保育老师了解写观察记录的目的,然后教给她们按一定的思路、框架写观察记录。如:按观察时间、观察幼儿、观察现象、现象分析、采取措施等五个步骤去写,帮助保育老师捋清思路,使其观察目的更明确,从而在指导幼儿时就更有针对性,真正达到观察目的和效果,从而体验到观察的重要性。
  (三)鼓励保育老师,多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生活方面的情况,提高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及沟通技巧。
  在与保育老师的交谈中,发现她们认为与家长沟通是班长及班级教师的工作,自己只干好活儿就行了。通过学习,首先我让保育老师们了解到家长对孩子在园期间的学习关注,生活更关注,而在生活方面,我们保育老师对孩子把握的最清楚,家长需要得到保育老师对孩子生活、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反馈。其次,我通过一些案例,教给保育老师如何与家长沟通,传授给她们一些沟通的技巧。如:在交往的语言方面要亲切、和蔼,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注,让家长对自己产生一种胜过老师的亲切感。同时,还要具备对家长困惑问题的指导能力。如:当孩子大便干燥时,向家长介绍一些小窍门;当孩子出现口吃,家长焦虑求助时,告诉家长一些移情的方法;当孩子频繁出现流鼻血现象时,应怎样调理等等,经过相关生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保育老师的信心增强了,她们经常通过面谈、电话约谈等手段,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并做好每次的约谈、访谈记录,在一次次的交谈中,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增强了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二、及时收集、整理保育老师的观察记录、设计的生活活动计划、及组织活动时的花絮照片,制作成《保育老师活动册》,资源共享。
  此活动的目的是第一:让保育老师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第二:新来的保育老师入职学习时,一目了然的了解到作为一名保育员应该怎么做。
  总之,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尝试,在实践中,提高了保育老师的综合素质,帮助她们摆清了自己在幼儿教育岗位上的位置,意识到了保教结合的重要性,在保育与教育有机结合的氛围中,提高了我园保教工作的质量,通过保教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