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问题!!!如有好的,追加60分!

孔子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孔子的名言及其意思`~~孔子的故事~~~孔子的生平简介`````,都要讲出哦! 详细一点,。非常感谢!!!!!!!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 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抑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耸乱�鸲喾降牟乱伞N懒楣�∮谡��挥每鬃印?鬃铀担骸肮队杏梦艺撸�谠露�眩��暧谐伞!焙笪拦�诼遥�鬃永胛谰�苤了巍K嗡韭砘缚��笨鬃樱�鬃游⒎��尉�V脸拢�悄昕鬃恿��辍F浜罂鬃油�党虏潭啻危��岸蛴诔虏讨�洹薄>荨妒芳恰芳窃兀阂虺�淹趵雌缚鬃樱�隆⒉檀蠓蛭Э鬃樱�率咕�钙呷铡=馕Ш罂鬃又脸��痪贸�淹跛馈N莱龉��每鬃印?鬃哟鹱勇肺试唬���匾浴罢��蔽�取7滴篮螅�鬃铀涫堋把�汀敝�裼觯��圆患�谩B嘲Ч��荒辏ㄇ?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樊迟名须,孔子的学生。《论语·子路》载,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吾(我)不如老农。”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吾不如老圃(菜农)。”樊迟退了出来。孔子道:小人哉,樊须也!在上的人好礼、好义、好信,百姓自然就来投奔,为什么自己来种庄稼?这件事历来被当作孔子看不起劳动、看不起农民的口实,其实冤枉。

说孔子看不起劳动,是因为这里孔子拒绝教樊迟“学稼”和“学圃”。这不成其为理由。孔子以“六艺(诗、书、礼、乐、射、御)”教学生,尽管未列“稼”和“圃”,但一个老师同时教六门课,也就不容易了。樊迟的请求等于要孔子在“六艺”之外,为他开“稼”和“圃”的选修课,而且是非专业的,当然惹孔子不快。

说孔子看不起农民,是因为他说樊迟请“学稼”、“学圃”为“小人”。然而“小人”一词当时并无贬义。先秦随生产发展,学者往往把社会分工概括为“劳心”、“劳力”两大类。《孟子·滕文公上》所谓“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劳心者为“大人”,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劳力者为“小人”,即“农人”、“百工”等。“小人哉,樊须也”,说的是樊须请“学稼”、“学圃”,这想法属于劳力者阶层。此乃实话实说,并无不妥。但是,后世“小人”转为贬义,就好像孔子轻视农民了。

其实,这里可以说孔子对劳动、农民有相当尊重。我们看他拒绝樊迟何等委婉,称“吾不如”云云,至多是不愿意谈这件事;但是他明确认可“稼”、“圃”各是一种学问或技艺,老农、老圃比自己高明。这正是孔子的谦虚。他曾经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个人有了居高临下的地位,特别为人师表,而能公开说“吾不如”云云,也需要有这种实事求是的勇气。

孔子不是随便轻视任何学问技艺的人。他曾经说:“我小时候穷苦,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会有这样多的技艺吗?是不会的。”(《论语·子罕》)那时鲁国都城不大,至今曲阜也是名大而城小,市中心不远可以看到农田、菜地。以此推想孔子当年应有过务农种菜的经验。可是他很谦虚,加以“仁以为己任”(《论语·泰伯》),教学上“突出政治”,相对于那些“仁”、“义”、“信”的大道,他不愿意去说“老农”、“老圃”更内行之事了。后世读者一定要推他到轻视劳动、轻视农民的一边去,又有什么办法呢!

可是,我们能要求孔子教樊迟“学稼”、“学圃”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17
不是80分吗
第2个回答  2007-04-17
孔子鄙视农业!!
第3个回答  2007-04-20
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多少年啊。。。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第4个回答  2007-04-20
wuwuwuuwu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