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园语言课题有效性研究

如题所述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意义
语言是人的重要能力之一,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是人类籍以交流思想、互通信息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同时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必须抓紧这一“黄金时段”,促进幼儿的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对应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的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然而,语言教学活动是幼儿习得语言经验的主要渠道。《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纲要》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那么,提高语言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凸现出来,尤为重要。
(二)研究的背景
悉心分析,进行反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情况包括“负效”、“无效”“、低效”、“高效”几个层面。分析研究近年来课堂教学的现状,很显然有些语言教学活动属于低效教学的范畴。
1.从语言教学活动的模式分析,教师们缺乏对语言教学活动模式的研究与掌握,出现了所有语言教学活动一个模式的怪现象。如把谈话活动与讲述活动混为一谈。
2.从“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分析,孩子们质疑问难策略和能力不具备。老师们在设计教学活动环节中,没有设计幼儿质疑的环节,没有设计幼儿的学法,缺失了对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从“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分析,老师们大都将语言活动教学与幼儿认读汉字割裂开来。幼儿教育专家周兢教授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乐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在与幼儿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成人可以帮助幼儿认识书上的文字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
4.从“丰富幼儿口语的过程中,增强幼儿对语言和语法的敏感性分析”。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老师没有预设幼儿在这次活动中需要用些什么词将要讲述的对象讲具体,讲形象。因而,导致幼儿在语言活动中表现出词汇量积累不够,讲起来干巴巴,语言苍白,无法用较贴切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悟。
5.从教师制定的活动目标分析:一是目标不够全面,太大、太笼统、缺乏针对性。如一位教师是这样制定目标的:“能感受与别人沟通的乐趣,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合作精神”。这个目标简直是“清凉油”,哪次活动,哪门学科都适用。二是活动目标不具体。例:一位教师是这样制定“我喜欢的玩具”这次谈话活动的目标的:“在教师的鼓励下,能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愿望,讲述自己喜爱的玩具;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爱护玩具,整理玩具的好习惯”。三是幼儿能力的发展目标不具体。如:一位教师制定的“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这个目标看不出训练幼儿哪方面的能力或哪个口语,哪个词语,哪个句式。
6.从园内教研气氛状况分析。尽管教研活动经常进行,但对研究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研究的人数少,圈子太小;研究内容常浮于表面,缺乏研究的深度;研究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不落实。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孔子的“知—乐—好”理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荀子的“闻—见—行”理论。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着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三)《中庸》的“学—问—思—辨—行”理论。《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四)杜威名言:“我听过,我忘记;我看过,我记得;我做过,我学过”。
(五)M·希尔伯曼—有效教学的量化理论。
(六)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内容
1.影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从新《纲要》语言教学活动目标要求来看,影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最主要的因素有:教育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幼儿发展的有效性。
2.探究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与基本途径。
(1)教材处理的有效性;(2)教学目标的有效性;(3)教学活动策略的有效性;(4)课堂评价的有效性;(5)语言活动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二)研究目标
立足本园实践,在实践中探究、反思、总结有效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策略,积累有效的第一手研究素材和成果,为今后的语言教学活动的实践及各学科领域教学活动实践提供一些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教学案例、课例与模式,推动五大领域活动教学有效性研究。
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预期研究目标,进行“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修正—再行动—再观察—再反思……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边归纳,边总结,边积累,探索出提高语言教学活动效益的有效方法。
2.观察法:本次课题研究运用了观察法中的“测查法”、“日记描述法”、 “清单法”和“实况详录法”。通过对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了解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对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对幼儿语言方面的认知发展、言语发展、个性发展、情绪发展等进行了考究和分析。对老师的活动设计个案与教学效果进行了反复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了可行的行动计划与措施。
3.文献分析法。此次课题研究以《纲要》为标准,悉心查阅了与课题有关的专家学者的论著和成果,下载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翻阅了有关的教育理论书籍,界定了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制定出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于2006年10月---2007年11月进行了为期14个月的研究,2007年12月份幼儿园理事会领导、美院教授及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了初步评估,课题计划于2008年12月结题。
步骤一:组织准备阶段(2006.10——2006.12)主要工作为:①精心挑选组建研究队伍。②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予以编撰。③加强教师培训,指导理论学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构想,并制定了具体的研究计划。
步骤二:初步研究阶段(2007.1——2007.7):确定个别班级进行早期实验研究,同时进行个案研究与行动研究。并对家长、教师、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对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现状、策略进行了“语言教学活动低效”的摸底调查,形成分析报告。
步骤三:整体研究阶段。(2007.8——2008.7):进行整体实验研究及验证性研究,并推出了事实性成果及理论性成果,完成中期实验报告,撰写论文。
步骤四:结题阶段(2008.8——2008.12):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组织专家鉴定会,全面推出研究成果,并做一定范围的推广普及工作。推出理论性成果及实践性成果,并有论文发表或获奖。
五、研究的过程与措施
(一)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过程
1.问卷调查,积累资料,分析资料,发现问题,了解现状。
2.寻求课题研究的核心理念。
“有效教学”是国家研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