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系如何考,考什么?

如题所述

摄影专业艺考一般分为面试和笔试。在摄影艺考笔试中主要分三块,第一是文艺理论及电影电视摄影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摄影图片分析,第三部分是电影影片分析。第一部分是每个摄影专业艺考都会考,而第二、三部分是因学校而异会涉及到的考试,具体的考试内容,大家可以去查看自己心仪的学校历年招生简章作为参考。
在这也给大家举几个摄影艺考的例子:
一、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1.文艺理论及电影基础知识这份笔答试卷是摄影专业初试的第一份考卷。考试内容涉及到文学艺术的一般常识,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电影、电视的基础常识。试题形式多样,包括填空、判断、选择、名词解释、问答题等项,题量也比较大。这项考试的目的是了解考生对文学艺术、电影等知识的了解、掌握、认知的广度与深度,并从中判断你的电影、电视摄影的基本知识。字里行间会反映出你的聪敏与灵感。
2.绘画这是摄影专业的第二份试卷。考试内容是人像或石膏人像的素描或者是人物的全身速写或风景速写。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考试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绘画基础与造型能力。如是素描考试,则要求学生能利用线条与明暗调子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与光线感受。如是速写考试,则主要考查学生观察生活与记录生活的能力,要求学生特别要对对象特征画面构图引起重视。绘画的成绩将带入复试。
3.影片分析能参加影片分析考试,说明你已通过初试,进入了复试阶段。影片分析是摄影系复试考试的第一项内容。这个考试有一定难度,主要是看完影片会一片茫然,不知道从何写起。考试时,先放映一部影片(国内的或国外的)。然后,让考生从摄影专业的角度写一篇(字数约在2000字左右)影片分析。实际上就是写一篇电影摄影创作的分析文章。

二、云南艺术学院摄影系:
实行一次性专业考试,总分 300 分。
1.色彩(笔试)——依照题目所提示的视觉元素,在 4 开纸上进行四格分镜头绘画创作,要求通过四个画面呈现出构思的关键性场景,通过四个场景画面的组合连接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绘画工具不限,强调场景空间中各个视觉元素相互之间的构成关系,包括四个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注重画面气氛与色彩的表现力,考试时间 3 小时,以满分 200 分计入总分。
2.面试——考试时间 5 分钟内,以满分 100 分计入总分。
(1)测量身高、检测辨色力;
(2)自我介绍;
(3)艺术作品展示(美术、图片摄影作品);
(4)回答问题(以美术、摄影基础知识为主,根据抽签内容进行表述)。

最后祝各位艺考生考得理想的成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要想进入理想的摄影学校,必须通过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方面的考试,每年的一月到四月,是艺术院校组织专业考试的时候。艺术院校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设立考点,考生可以选择就近报考。
  1.摄影专业对考生最基本的要求是热爱,热爱摄影、电影、传媒专业。缺乏对摄影的热爱就难以拍出好的、高质量的作品 。
  2.摄影专业对考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首先要有基本的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面试沟通与表达能力,知识面要求广,对摄影、电影、美术等领域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本专业对文化课要求也比较高。一线院校文化课要求在考生所在省一本线的85%左右;二线院校文化课要求在考生所在省一本线的70%左右或二本线的85%左右;三线院校文化课要求考生所在省二本线的75%左右。此专业文化分即为高考分数。
  3.摄影专业在身体条件上也有较高要求。男生身高170cm(严格要求),女生身高160cm(不严格要求),要求矫正视力4.8以上,无色盲弱视等其他眼科疾病。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8
如果基础为零。连光孔快门都不知长在哪儿的。除了<<纽约摄影学院教材>>,我想不出其他的可以推荐的。(也许有,但我不知。)现在有巨多骗钱的书,入门类的技术书在这方面特明显。这本书好,这本书确实好。

接下来的,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当年根本没想过以后想做啥时,在图书馆乱逛,乱碰到的,幸运极了),李念芦<<影视技术概论>>。
接下来的,一批你喜欢的电影,反复的看。
然后大体学会怎么看电影。道行深浅不同的人,看出的门道是不同的。如何看?我以前看过周传基讲电影。这类影片分析的书有不少,可自己斟酌着买。但也提防买到一本你想扔的。

曝光,屠明非<<曝光技术与技巧>>
滤镜,屠明非<<摄影滤镜>>
感光材料,张铭<<感光材料的性能与使用>>,柯达电影底片产品目录
摄影机,各造摄影机的厂商的网站
镜头,沙占祥<<摄影镜头的使用技巧>><<摄影镜头的性能与选择>>(性能与选择这书,因我理工科基础还凑合,看这书时至少不会怵;可能很多人看不进,这书与应试似无关联)
照明,戴维维拉<<影视照明>>

另外,电影史类,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还有其他的几本。我当年看这个是为了托人帮我邮DVD。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8-11
摄影专业考什么? 2007-11-15 10:44:51 新年伊始,《中国摄影报》的一版“实话直说”栏目就连续发表两篇言论:於联明的《摄影专业不考摄影》(1月20日)和奚水的《摄影专业不考摄影未必是坏事》。两个人温和的话语阐述,其实透露的是当前的摄影教育如何因应摄影文化的快速发展问题,和几个值得分析的实际现象。 於联明首先谈到:“随着艺术院校近年来的不断升温,摄影专业正逐步成为‘热门专业’之一。不但艺术院校相继开设摄影专业,更多的综合院校也相继设立摄影专业,报考该专业的考生也与日俱增。”这看来是当前的大好形势了,于是於联明对“摄影专业不考摄影”提出质疑。 对此,奚水接话指出:“摄影专业考摄影也会有弊端,近两年艺术院校招考颇为热闹,这并不能说明考生们都有艺术天赋,其实不少人是因为艺术院校录取分数低,而努把劲儿恶补了相关常识后想碰碰运气。”(奚水所指通过“报班” 恶补的“相关常识”之色彩素描本不属于常识,而是技能。) 我看还不仅是这么回事,只要考察一下现在摄影院校担任专业课教学的师资的学术背景,我敢肯定其中至少有80%以上的教师出身美术专业。如此,由他们来决定招考科目,由他们来安排专业课目,他们要是不因袭自己当年考的和学的色彩素描才怪了呢。 作为持有美术文凭的我看来,几乎现在所有摄影专业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固定模式的苏联式样的素描,训练的只是绘画技术的手头准确度而已。而照相机的物理成像机能,对操作者而言根本不存在准确度的问题。去年我在一次摄影讲学中,特别谈到缩短甚至取消摄影专业课程中的素描科目,代之以当务之急的电脑操作科目时,受到学生们长时间的一片猛烈鼓掌。事后为我联系讲学的人严厉痛斥我说:你怎么那么不懂事,取消了素描课,你让那些美术专业出身的教师干什么去?我这才恍然大悟,这不是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个复杂的实际问题啊。 我近年来在国内的一些较早开设摄影专业的院校有过一些讲学和讲课的经历。引我注意的现象,首先是艺术院校的不如综合院校的摄影专业学生文化素质强,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不如有过工作经验的(不必一定是摄影业务)理解和思考能力强。这方面很容易通过课堂提问题的情况来了解,对相当普遍性的课堂提不出问题的摄影专业学生,我根本就无从判断他们的实际素质。 这里面暗藏的问题是,显然有一些摄影专业的学生“学术性向”本不在于摄影,他们只不过图的是上大学和拿张毕业文凭而已。我发现这样的摄影专业学生学的很被动、很勉强、甚至很痛苦,这其实对学生的时间精力、家庭的经济财产和国家的教育资源都是很大的浪费。另一个令我奇怪的现象是,摄影专业的女生往往多于男生,后来知道是因为现在女考生的文化课普遍比男考生好。而从影像拍摄的体力工作特点来看,男性往往比女性更为适合。 如果从挤进大学而言,摄影专业考什么的问题,只是个形式而已。如果从训练专业人才的立场而言,摄影专业考什么的问题,远不如摄影专业应该怎么教学更有意义。如果从培养摄影艺术家的角度来说,则需要的就是个人兴趣了。简言之,为上大学拿文凭,随大流考什么都按照上面的规定办即可。为出人才,既要考文化也应考技能的专业素质,这就需要招考人员的辨识能力,不会有一致的方法。如果培育艺术家,个人兴趣因素是考试考不出来的。 我认为,与其讲究摄影专业考什么,故不如在摄影专业怎么教上狠下功夫。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都存在着录取后学生“学业性向”转变的必然情况。特别是对于刚毕业的中学生,很少有人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究竟在哪里。所以,在西方国家,大学的本科教育多采取自由选修和允许转换专业的灵活政策,这是出于对学生前途负责和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其合理性在于,给学生以充分认识自己“学术性向”的从容考虑的时间和尝试的机会,学生即使最后没有选择摄影为专业,也通过摄影课程的学习,达到了提升个人修养和普及摄影常识的社会作用。而一些本没有选择摄影为专业的学生,在接触摄影课程以后,可能会发现自己潜在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全力投入摄影的专业生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