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船头》的上阕和下阕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如题所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熙宁九年(1076)苏轼在密州任所写作的一首中秋词,词首有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通常认为这是一篇怀人之作,一“兼”字说明并非止于此,同时,“兼怀”,一定意义上有附带的意思,只是顺便怀念而已,只是因为是中秋月圆之夜,是怀人念远的时刻,是团圆的时刻,而自己独处异乡,自然少不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读《明月几时有》,我自己读出的更多的是东坡对生活的瞬间感受,瞬间思考。他捕捉了一个生命的特殊的瞬间。
《明月几时有》,只要认真去读,认真去听,读出的,听到的,应该是一份心的平和,心的广博,广博中找寻自己,平和之后是希望。《明月几时有》,是刹那的遐想,是刹那之间生命的感受,是捕捉到的瞬间之情。
明月,在我们的诗歌中早已成为一种意象,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月的意境出:广博永恒,似乎寄托着整个人类的所有的过往,“广博”源于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一个“生”字,又寄予了明月永恒的生命力。基于月的特殊意蕴,我们望月,就有了一种对时间空间的永恒的无常感,对一己的渺小的无奈感。李白有《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共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刘禹锡有《金陵五题 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有一种时间和岁月的无常感,是对千古的一种探寻和找寻,月,往往勾起的是我们的一种思考,是一种兴亡,是一种结束,是一种无奈,可以让人感到美好却又是绝对落魄的,是永恒与刹那的永远比照。
伴随着明月,东坡完成了一次神游,完成了今与古的契合。
词的上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同样是对时间的一种反思,“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今夕”,古往今来在眼前尽现。“今夕是何年”,在对宇宙时空的畅想当中,自己仿佛忘记了一己的存在,“今夕”已然没有了实际的所指意味,似乎可以指任何的一刻,自己所处的这一刻,百年千年前的某一刻,百年千年后的某一刻,品酒的人应该是有这样的一种愿望的,暂离现实,想一些无端的事,任由思想飞跃、徜徉,然后,希望捕捉到一些正常生活当中来不及感受到的东西。
离开现实,人离了人性,更多地带有了神性,故无例外地,需要解脱生活中种种难耐,“我欲乘风归去”,一个“归”字,是回去的意思,天上本是我之所居处,仙人的意味出,俨然已把自己放置在生活之上,但东坡没有把自己遗忘在遐想中,毕竟,东坡是懂得生活的人,遐想过后,会回归现实,懂得赏析生活的美妙。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做“仙人”可能也有不自由吧,“高处不胜寒”,“人间”,成为一种真正的“仙境”。此时的“人间”,仍然不是现实的“人间”,是“天上”的一种幻化,就像“大观园”之于“太虚幻境”。
下阙,是刹那间,脱离现实生活的所得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最美处在“不应有恨”,“不应有”不是没有,词人是在劝服自己,是一种慰藉。怎么可能没有恨呢?那为什么还会“无眠”呢?为什么还要说“何事长向别时圆”呢?因为有痛,因为生活的不如意,此三句写的是现实人生。但词人还是暂时说服了自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活哪能尽如人意,世事不能尽如人意,千古之月都有阴晴圆缺,更何况是人的悲欢离合呢?说服了自己,就是美好了,就又回到了人间仙境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里”可以是具体意义上的实指,指与亲人之间的实地距离,更多的是一种辽远的东西,是古往今来的感觉,是千古的祝愿,回到了当初的那种种跨越千古的意境。

《明月几时有》之所以有千古的吸引力,在于其回旋往复的人生思考,这种回旋往复是由词的特殊意境呈现的。词人创造了一种意境,即三个时间和空间的层面:天上,人间,现实。词人在三个空间里畅游,找寻到了一己的存在。在处理上,天上是一种辽远的存在,无法企及,虽然我们希望自己能有那样的一个时刻,大多数时候,是在自己的人间仙境当中完成对自己的心灵的慰藉,远离人群,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跟自己说一些自己喜欢听的话,体验一己的特殊存在,就像词人作《明月几时有》,就像此刻,我自己,听着《明月几时有》的曲子,写着自己的特殊的感受,生活是真的值得怀恋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可以积极的,生活是需要有所求的,生活是需要我们慢慢感受的,生活是积极向上的。
三个时空层面,最让人回味的是营造了“人间”这样一个特殊的仙境。“人间”在《明月几时有》中有了特定的含义,特殊的意境,“人间”是绝对美的象征,“人间”二字,变得美不胜收,是净化过的“人间”,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片净土,是阳光充满着的“人间”,纯净、透明、温暖,是让人想起就觉得陶醉,身处其中就不想离开。
《明月几时有》,最妙之处,最让人回味之处有二,一是“不应有恨”;一是“何似在人间”,是对生活的思考之后,对生活本身的一种肯定,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生苦短,人生无所成,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人的思想在成长,成长的代价,是对于生活本身的否定,我们似乎永远在找寻一个生命的支撑点,而在生命的不同四季里,我们有着对生活的新的认识,当我们似乎了解了生活是什么的时候,生活应该怎么样的时候,已经流逝了许多岁月,我们就在这种认识和找寻之间否定生活,,我们也在这种认识中否定自己,我们能做的似乎只有感叹和回味而已,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无能为力,读到东坡《明月几时有》,生活的这种否定似乎有了价值,我们似乎有了前进的力量。
人间自有人间的乐趣,只要心中有爱,只要心中有所依托,只要我们自己是积极向上的,我们不就可以是仙境中人吗?胜而不浮夸,败而不气馁,时时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但又不把自己与外界隔离,我们就可以找到一己的存在,感受到自我,我们就可以过得自由自在,我们就可以如仙人一般生活。
《明月几时有》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是难耐的,却不可以放弃,我们姑且祝福,应该让生活保留一些希望,要不生活如何继续呢?认识生活,也让我们正确看待生活。
《明月几时有》是有一点点悲壮的意味的,是一种让人坚强的精神。
或许,这就是东坡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01
这首词表达了苏轼、苏辙兄弟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劝苏轼早日退隐,实践“相约”早退的约定。
上阙:依依不舍,不愿分别。
下阙:苏辙想到中秋一过,两人就要再度分开,宦海沉浮,变幻莫测,再聚不知何时,心中满是眷眷不舍。“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他忧伤地想:我们现在是“剑外思归客”,但千万不要像怀才不遇的王粲那样,后半生流落天涯,登楼望故乡,归期终未卜啊!一时悲从中来,苏辙无语凝噎,忍不住转过头,青衫泪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