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双、一副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1、概念不同

一双一般为用于成对的两人或两物,唐时南诏耕地,五亩为一双,佛教称两年半为一双。

一对一般表数量,意思是一双或者一套,夫妻两人称为一对,也泛指年貌可以相配的两个人。

一副,是汉语词语,汉语量词的一种,常用在名词之前。

2、主体不同

一双和一对针对的主体主要是两人或两物

一副针对的主体一般是成对或成套的器物、人或动物的躯体、内脏、容貌、面部表情、姿势、言语、文章、手段、本领等。例如,一副手套。

3、释义不同

一双和一对均表数量,用在成双成对的人或物上。

一副运用在容貌、面部表情、姿势、言语、文章、手段、本领等时相应的解释也不一样,大多表数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对

百度百科-一双

百度百科-一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一对”所指称事物,本身可以单独存在,其联系是后天的或人为的,如:一对男女/一对花瓶/一对手镯……单独一个也可发挥功用。
` 一对:常指阴阳,男女 一对恋人,一对枕头,一对花瓶(古代花瓶是有阴阳的)
“一双”所指称事物,唯两者共存才可发挥效用,比如可修饰的名词:手套/袜子/筷子/鞋……单独一个无存在意义。
` 一双:对称关联事务 一双眼睛,一双鞋,一双手
一副:也是两个,但是一般指身上饰品 衣服耳环,一副眼镜

一对:
释义
(1).表数量。一双。 唐 皮日休 《重元寺双矮桧》诗:“应如 天竺 难陀寺 ,一对狻猊相枕眠。” 《宣和遗事》前集:“撞着八个大汉,担着一对酒桶,也来堤上歇凉。” 《金瓶梅词话》第四回:“看见他一对小脚穿着老鸦缎子鞋儿。” (2).表数量。一套,用以称衣服。 宋 欧阳修 《谢对衣金带鞍辔马状》:“臣伏蒙圣慈,以臣入院,特赐衣一对,金带一条,金镀银鞍辔马一匹者。” (3).称夫妻两人。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又过数日,妇人脚不痛了, 徐信 和它做了一对夫妻上路,直到 建康 。” 《水浒传》第一○四回:“适才曾合过来,铜盆铁帚,正是一对儿夫妻。” 杨朔 《春子姑娘》:“我望望她,又望望她表兄弟那宽阔的背影,觉得这两人配在一起,倒是天生的一对儿。” (4).泛指年貌可以相配的两个人。 《红楼梦》第二六回:“从镜后转出两个一对儿十五六岁的丫头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有叫局的,他姊妹两个总是一对儿同来,却只算一个局钱。”

一副
1.表数量。用于成对或成套的器物。 《新编五代史评话·唐史上》:“诏 李克用 进爵为 晋 王,赐衣甲马铠弓箭各一副。”《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恁般一块玉,如何将来只做得一副劝杯!”《儒林外史》第二回:“ 申祥甫 拿出一副蓝布被褥。” 张天翼 《春风》:“还有是 丁老师 那付兴高采烈的嗓音,好象他刚刚和出一付清一色。” (2).表数量。用于人或动物的躯体、内脏。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十载攻书,半生埋没,学干禄,误杀我者也之乎,打熬成这一付穷皮骨。”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楔子:“草人腹中悬一付羊心肺。”《花月痕》第二九回:“花朝拥,月夜偎,尝尽温柔滋味……两人合一副肠和胃。” (3).表数量。用于容貌、面部表情、姿势。 《儒林外史》第二回:“正说着,外边走进一个人来,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脸。” 张天翼 《春风》:“有时候他得插句把嘴,一面在脸上做出一付逗人笑的样子--告诉别人他是在说俏皮话。” 叶曙明 《卖假药的老头》:“ 陶平 好不容易止住笑声,揎拳捋袖,摆出一副老住家的架势。” (4).表数量。用于言语、文章。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大历 以前,分明是一副言语;晚 唐 分明是一副言语;本朝诸公,分明是一副言语。”《陆象山语录》卷下:“宁是纵情肆欲之人,犹容易与他说话,最是学一副乱说底,没奈他何。”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其书目内容及形式,一副 徐志摩 式也。” (5).表数量。用于手段、本领。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这正是 安老爷 笑吟吟不动声声,一副作英雄的手段。”如:一副本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