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中如何创设情境教学

如题所述

一、生活情境的创设,点燃写作激情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儿童生活的内容十分丰富,学习、工作、娱乐、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参观访问、旅行游览……都是生活。这些内容,有的是看到的,有的是听到的,有的是想到的,所以,我们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三年级要求写观察日记,许多学生特别喜爱动物,尤其喜爱乌龟,有的还带来了大大小小的乌龟。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请几个学生讲乌龟的外形特征。当他们讲到乌龟外壳时,有个学生说乌龟背上的壳是青色的,边沿像衣服上打了皱折的花边,腹部壳分为几块,上面印有不同的花纹:有的像眼睛,有的像花生,有的像孩子的脚印。另一个学生说乌龟背上的壳是红褐色的,中间有一条高高的背脊,上面布满了蜘蛛网样的花纹,腹部的壳是黑色的,像古代战士的铠甲……一时间,学生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我并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让几位发言的学生带着自己的乌龟上台展示。这时班上安静极了,每位同学都睁大眼睛注视着。事实胜于雄辩,大家明白了原来乌龟大小不同、品种不同,它的外形特征就不相同。所以,大家不能人云亦云。这时,我才问:“你们能不能把自己观察到的乌龟描绘出来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能!”写作激情一下被点燃了。

二、多媒体情境的创设,放飞想象力

小学生的作文一般容易写成“视觉作文”,没有真情实感,当然,也就不能感动人。要使文章言之有物,内容丰富多彩,就必须多角度观察。多角度观察就是要引导调动各种器官(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去感受生活,用全部真情去体味人生。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的使学生在视觉情境和听觉情境中感受一种意境,身心得到放松,又放飞了想象力。
一次《秋天的图画》的习作指导,为防止学生凭空杜撰,言之无物、杂乱无章,我分三个步骤进行引导。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组图片,要求学生在看每张图片时想着用什么好词、佳句来形容,来描写。由于要求明确,学生的记忆大门被打开了,好词、佳句喷涌而出,说天的有“天高云淡”“碧空如洗”“万里无云”“蔚蓝的天空像辽阔的大海,几朵白云就像行驶在海面上的帆船”……说果园的有“果实累累”“瓜果飘香”“红红的柿子挂在枝头就像一盏盏红灯笼”“桔子你挤我碰争着让人们去采摘呢”……说田野的有“春华秋实”“五谷丰登”“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说山林的有“叠翠流金”“层林尽染”“霜叶红于二月花”……接着重放图片,同时播放一首优美、欢快的乐曲。让学生聆听音乐,欣赏美景,畅谈感受。这时他们的思维好像插上了翅膀,思接千载。有的说:“我听到大雁南飞时咿咿呀呀的好像在和我们说再见。”有的说:“我听到了农民伯伯在收割稻子时的沙沙声。”有的说:“秋天真像一幅画,我爱秋天”……最后,请学生注意教师出示图片的顺序,同时我反问他们:“如果由你们来操作,你们又怎样出示图片呢?”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我的意图,懂得了写作顺序的重要性。一堂习作课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完成了,学生们都交出了满意的习作。
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但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力,还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文本与习作、习作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达到了情与景的相融,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碰撞。

三、网络情境的创设,拓宽写作空间

网络大潮汹涌而至,必然对语文教学产生巨大影响,网络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互动性,也就是互相交流。曾几何时,因为觅得一位笔友而后快,而现在通过网络则非难事。儿童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更多人的阅读,因为这可以带给他们一定的成就感。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创设一种作文写作的交流情境,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文章,而让其他人去阅读它。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别人的写作,这比教师在课堂中讲评优秀学生的作文或者是在“作文园地”里展示也便捷得多。因为主动性是在发表文章的学生手里,他不需要老师的点评或者是推荐。同样,孩子的阅读也是自主而自由的。当他们互相进行文章评论的时候,所带来的成就感是老师无法带来的。当他们通过电子邮件或者是作文BBS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的作文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也获得了最大的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表更多的佳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