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课本解析?

如题所述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悄悄变化的我
1.(掌握)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②.内部器官的完善 ③.性机能的成熟。
2.(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什么?
①积极: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②消极:会给我们带来烦恼。
3.青春期的我们身体发育情况为什么各不相同?怎样正确看待这些不同?
(1)(了解)原因: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
(2)(掌握)态度:
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
②不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
③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④关注外在美同时也要关注内在美。
5.(掌握)青春期的我们应怎样追求美?(情境题)
1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
2.力争实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
6.进入青春期,我们的矛盾心理是怎样产生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了解)产生:①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②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③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2)(掌握)主要表现:①反抗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③勇敢与怯懦。(情境题)
7.(理解)青春期矛盾心理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1)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2)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8.怎样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简答、情境)
(1)参加集体活动 (2)求助他人 (3)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4)学习自我调节(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参加体育活动;学习自我暗示;试试自我解嘲。)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理解)怎样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思维的独立要求我们如何做)?
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2.(掌握)如何认识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要求我们怎么做?)
(1)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2)“学贵有疑”,在学习中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3.青少年培养批判精神有什么作用(意义)?
(1) (掌握)作用(意义):
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③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4怎样培养批判精神?
(2) (掌握)做法:
①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②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③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
④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5.(掌握)我们应怎样进行青春的创造?(如何做一个勇于创造的好少年/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1)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2)关注他人与社会,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3)创造离不开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
第二课 青春的心弦
男生女生
1.(熟悉)青春期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有哪些?
(1)在生理方面的差异。(2)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
2、(掌握)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好处?(与异性正常交往的益处)
(1)有利于我们获得更丰富的友谊
(2)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
(3)有利于增进彼此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4)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3、(掌握)男女生正常交往应注意
(1)互相尊重,自尊自爱
(2)开放自己,把握分寸,学会保护自己
(3)主动热情,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4)自然交往、公开坦诚、落落大方
4.(了解)如何认识性别刻板印象?
(1)含义: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表明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看法。
(2)影响:在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有时我们也会这样认识自己,认识身边的同学、朋友。
5.(熟悉、理解)认识性别角色有什么作用?
(1)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2)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6.如何做到男女生优势互补?
①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②我们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
③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青春萌动
面对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我们该如何认识和面对异性情感?(情景题或者材料分析题)
(1)认识:
①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②对异性的欣赏、爱慕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既意味着欣赏与尊重,更需要责任与能力。
③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青春飞扬
1.(掌握)青春的探索为什么需要自信(自信的作用/重要性有哪些)?
(1)自信有助于成功,是成功的基石。
(2)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
(3)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
(4)有利于使人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5)有利于使人充分的挖掘潜能。
(6)有利于使人变得勇敢,战胜困难挫折。
2. (掌握)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人?(如何做到自信)
①看到进步与长处。
②增强信心与实力。
③相信自己、不断进步、勇敢尝试。
3.(掌握)自强的重要性
(1)自强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2)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培养优秀品质。
(3)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4)有利于活出尊严,实现自我价值。
(5)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4.(掌握)如何培养自强精神?
(1)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并执着追求。
(2)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战胜自我、发挥特长、扬长避短)。
(3)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磨砺自己。
 青春有格
1.什么叫“行己有耻”?我们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1)(了解)含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做法: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掌握)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4)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3.(了解)榜样的作用有哪些?
(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4(理解)什么是慎独?
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
青春的情绪
1.(熟悉)情绪类型: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内疚等
2.(熟悉)情绪影响因素:①个人生理周期②对某件事情的预期③周围的舆论氛围④自然环境
3.(掌握)情绪的作用/影响:(两面性)
积极作用:
(1)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
(2)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
(3)有利于促进我们健康成长
(4)有利于人际交往
消极作用:
(1)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
(2)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学习
(3)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不利于人际交往
(5)可能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4(熟悉)青春期情绪特点;
①情绪反应强烈 ②情绪波动与固执 ③情绪的细腻性 ④情绪的闭锁性 ⑤情绪的表现性
5.(熟悉)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情绪特点:
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积极面对负面情绪。   
情绪的管理
1.(知道)如何恰当表达情绪?
(1)不伤害自己(2)不伤害他人(3)不损害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
2.(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①改变认知评价②转移注意③合理宣泄④放松训练
(情感升华和转化  理智控制  自我暗示  自我安慰  心理换位法)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我们的情感世界
1.(理解)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联系:情绪逐渐积累发展成情感
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情感是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相对稳定
2.(理解)情感的特点:丰富性、复杂性
3.(熟悉)情感的种类;
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 高级情感:道德感
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 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 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
4.(掌握)情感的作用:
(1)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2)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3)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1.(理解)体味美好情感的意义:
①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②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2.(掌握)获得美好情感的途径(创造正面的情绪体验):阅读有意义的书籍;帮助他人、与人交往;参与社会活动等。
3. (掌握)如何正确对待负面情感?
①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
②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③学会承受负面感受,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不断成长。
4.(掌握)传递情感正能量的途径(如何传递正能量):
(1)有主动影响环境的意识和意愿
(2)用自己的热情、行动去影响环境
(3)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要积极与人交往,传递美好情感。
5.(熟悉)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意义:
(1)不断获得新感受(2)使生命更有力量(3)让世界更美好

注意: 了解和理解的不要求背诵 熟悉和掌握的要求背诵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悄悄变化的我
1.(掌握)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②.内部器官的完善 ③.性机能的成熟。
2.(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什么?
①积极: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②消极:会给我们带来烦恼。
3.青春期的我们身体发育情况为什么各不相同?怎样正确看待这些不同?
(1)(了解)原因: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
(2)(掌握)态度:
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
②不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
③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④关注外在美同时也要关注内在美。
5.(掌握)青春期的我们应怎样追求美?(情境题)
1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
2.力争实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
6.进入青春期,我们的矛盾心理是怎样产生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了解)产生:①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②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③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2)(掌握)主要表现:①反抗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③勇敢与怯懦。(情境题)
7.(理解)青春期矛盾心理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1)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2)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8.怎样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简答、情境)
(1)参加集体活动 (2)求助他人 (3)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4)学习自我调节(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参加体育活动;学习自我暗示;试试自我解嘲。)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理解)怎样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思维的独立要求我们如何做)?
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2.(掌握)如何认识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要求我们怎么做?)
(1)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2)“学贵有疑”,在学习中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3.青少年培养批判精神有什么作用(意义)?
(1) (掌握)作用(意义):
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③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4怎样培养批判精神?
(2) (掌握)做法:
①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②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③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
④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5.(掌握)我们应怎样进行青春的创造?(如何做一个勇于创造的好少年/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1)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2)关注他人与社会,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3)创造离不开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
第二课 青春的心弦
男生女生
1.(熟悉)青春期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有哪些?
(1)在生理方面的差异。(2)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
2、(掌握)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好处?(与异性正常交往的益处)
(1)有利于我们获得更丰富的友谊
(2)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
(3)有利于增进彼此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4)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3、(掌握)男女生正常交往应注意
(1)互相尊重,自尊自爱
(2)开放自己,把握分寸,学会保护自己
(3)主动热情,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4)自然交往、公开坦诚、落落大方
4.(了解)如何认识性别刻板印象?
(1)含义: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表明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看法。
(2)影响:在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有时我们也会这样认识自己,认识身边的同学、朋友。
5.(熟悉、理解)认识性别角色有什么作用?
(1)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2)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6.如何做到男女生优势互补?
①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②我们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
③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青春萌动
面对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我们该如何认识和面对异性情感?(情景题或者材料分析题)
(1)认识:
①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②对异性的欣赏、爱慕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既意味着欣赏与尊重,更需要责任与能力。
③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青春飞扬
1.(掌握)青春的探索为什么需要自信(自信的作用/重要性有哪些)?
(1)自信有助于成功,是成功的基石。
(2)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
(3)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
(4)有利于使人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5)有利于使人充分的挖掘潜能。
(6)有利于使人变得勇敢,战胜困难挫折。
2. (掌握)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人?(如何做到自信)
①看到进步与长处。
②增强信心与实力。
③相信自己、不断进步、勇敢尝试。
3.(掌握)自强的重要性
(1)自强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2)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培养优秀品质。
(3)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4)有利于活出尊严,实现自我价值。
(5)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4.(掌握)如何培养自强精神?
(1)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并执着追求。
(2)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战胜自我、发挥特长、扬长避短)。
(3)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磨砺自己。
 青春有格
1.什么叫“行己有耻”?我们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1)(了解)含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做法: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掌握)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4)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3.(了解)榜样的作用有哪些?
(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4(理解)什么是慎独?
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
青春的情绪
1.(熟悉)情绪类型: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内疚等
2.(熟悉)情绪影响因素:①个人生理周期②对某件事情的预期③周围的舆论氛围④自然环境
3.(掌握)情绪的作用/影响:(两面性)
积极作用:
(1)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
(2)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
(3)有利于促进我们健康成长
(4)有利于人际交往
消极作用:
(1)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
(2)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学习
(3)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不利于人际交往
(5)可能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4(熟悉)青春期情绪特点;
①情绪反应强烈 ②情绪波动与固执 ③情绪的细腻性 ④情绪的闭锁性 ⑤情绪的表现性
5.(熟悉)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情绪特点:
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积极面对负面情绪。   
情绪的管理
1.(知道)如何恰当表达情绪?
(1)不伤害自己(2)不伤害他人(3)不损害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
2.(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①改变认知评价②转移注意③合理宣泄④放松训练
(情感升华和转化  理智控制  自我暗示  自我安慰  心理换位法)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我们的情感世界
1.(理解)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联系:情绪逐渐积累发展成情感
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情感是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相对稳定
2.(理解)情感的特点:丰富性、复杂性
3.(熟悉)情感的种类;
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 高级情感:道德感
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 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 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
4.(掌握)情感的作用:
(1)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2)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3)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1.(理解)体味美好情感的意义:
①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②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2.(掌握)获得美好情感的途径(创造正面的情绪体验):阅读有意义的书籍;帮助他人、与人交往;参与社会活动等。
3. (掌握)如何正确对待负面情感?
①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
②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③学会承受负面感受,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不断成长。
4.(掌握)传递情感正能量的途径(如何传递正能量):
(1)有主动影响环境的意识和意愿
(2)用自己的热情、行动去影响环境
(3)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要积极与人交往,传递美好情感。
5.(熟悉)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意义:
(1)不断获得新感受(2)使生命更有力量(3)让世界更美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9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复习提纲 (1---4课)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 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3. 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 别人欣赏我们的长处,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点,这种被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5.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6.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7.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
8、虚荣产生的原因: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棕色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9、虚荣心重的后果:一旦他人有一点儿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 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3.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尊重他人能使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我们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 自尊者达观;彼此尊重要宽容大度;自尊要适度(恶意诋毁与侮辱要及时回击)
3. 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4. 怎样尊重他人? ⑴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能行!”
1. “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我能行”是自信的表现。
2.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3.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⑴自卑的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⑵自负的人,高估自己的能力,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3)自信的人,正确的认识自己,实事求是的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 自负与自卑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
2. 自信有助成功 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⑴乐观。对成功充满希望,不轻言放弃。⑵好奇。看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激励自信者不断奋斗的动力。⑶专注。能够目标明确,全力以赴。
唱响自信之歌
1. 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2. 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3. 实力,才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
4、树立自信的方法:看到进步与长处;增强信心与实力;增强民族自信心
5.民族自信是个人自信的根基, 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个人自信才有价值和意义。
第三课 走向自立
自己的事自己干
1.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 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现 (方方面面:生活、学习、处理社会问题等等)
3.自立的必要性:我们终究要里离开学校、家庭的呵护;自立锻炼我们的生活能力、心理和道德品质;不自立,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1、自立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时期: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2.依赖思想的危害: 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⑵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3)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3.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4、独立生活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5.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 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5.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1)立足于当前,从小事做起。(2)大胆投身社会实践
6.你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人生自强少年始
1. 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2. 自强精神表现在困难面前:⑴不低头,不丧气;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 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4. 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5. 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6. 自强的意义:(1)对个人的意义: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2)对民族的意义: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少年能自强
1.自强的航标:树立理想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 自强的捷径:扬长避短。
2. 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3. 人最大的敌人:放任自己。
4、自强的人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战胜自我才能进步才能自强
5、自强的人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能扬长避短
6、自强要从少年始
7. 少年怎样才能自强? ⑴树立正确的理想;⑵战胜自身的弱点;⑶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
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1.挫折的含义是什么?
挫折是指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
(1)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
(2)由各种人为因素造成。
(3)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
等因素带来的限制。
3.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三种不同态度?分别会带来什么结果?
(1)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人。他们一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目标,其结果必然是一事无成。
(2)第二种是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他们在困难面前也能拼一阵,但是,要么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么屈服于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坚持到底。这样的人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3)第三种是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他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4、挫折的双重作用(影响)是什么?
(1)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2)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5.怎样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然而.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这就是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6.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1)要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3)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4)会自我疏导。
第六课 为坚强喝彩
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1)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2)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3)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面对胜利和成功,不骄傲,不自满。
(4)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为什么说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P75
(1)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2)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4)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所以说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9.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
(1)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2)磨砺坚强意志,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3)磨砺坚强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
(4)磨砺坚强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10.如何理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是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德,必定要经过艰难困苦和不幸的磨练。
(2)自觉地、适当地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锻炼自己,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3)适当干一些体力劳动,主动承担一些“苦差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爬山和探险等活动,都有利于我们体验艰苦,增强意志力。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1.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
种特殊行为规范,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何不同?
(1)法律比道德、纪律更为明确、具体。
(2)法律比道德、纪律具有更为广泛的普遍约束力。
(3)法律比道德、纪律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更大的强制力,即国家强制性和国家强制力。
3.法律有哪些主要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什么是违法行为?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5.什么是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6.什么是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7.什么是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8.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1)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 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9. 刑罚的含义及 其 种类
(1)刑罚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2) 种类
①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②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应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10.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1)目的: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2)作用:这部法律设专章规定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线。
第四课 法律护我成长
1.《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什么?
保护的对象是年龄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
2.《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做了哪些方面的规定?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3.什么是家庭保护?家庭保护有什么重要意义?
(1)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2)家庭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4.什么是学校保护?学校保护有什么意义?
(1)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2)未成年人有很长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职工对未成年人的培养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5.什么是社会保护?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6.什么是司法保护?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2)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等等。
17.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2)诉讼(“打官司”),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果采取别的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权益时,就用诉讼的手段。
18.我国诉讼的 种类 及其含义
我国诉讼分为三类: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1)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罪犯的活动。
(2)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3)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
19.民事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哪些行为?民事制裁包括哪些内容?
(1)民事违法的行为
①违约责任,即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②侵权责任,即侵权的民事责任。
③其他特殊侵权情况造成的民事责任。
(2)民事制裁的主要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20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既要勇敢、又要机智。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进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