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离别之时,为何总是要折柳相送?

如题所述

我们都知道古人在离别之时有一个特别的习俗,送行之人会折柳相送于离去之人,虽然只是随手之物,然而却是礼轻情意重,有着很深刻的意义。折柳柳相送于离别之人,就在古代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送别习俗。折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曾有诗词写道“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所以我们经常在诗文,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折柳送别在古代社会中就是一种非常有格调的风俗,这样的风俗是怎样产生的?为何古人要折柳相送呢?

折柳送别这样的风俗与其柳树本身有着很大的关系,柳树可以说是中国古老的一种树种,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插在土中就可以存活,而且通常都会在河畔两岸见到柳树。杨柳依依,随风飘扬的样子,给人的感觉就非常的舒适。古人送别亲朋好友之时,从路边折取生机盎然的柳条送给离去之人,就希望离去之人能够像杨柳一样感到舒适自在 ,能够随遇而安。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谐音的缘故。中国人很喜欢这种谐音里带有美好意义的事物,柳树的“柳”,就有着“留”的谐音,赠予离别之人柳枝就表示留念之意,不仅表达出了一种不忍分别之情,又流露出了一种永不忘怀之意。

还有就是中华文化的缘故。《诗经》中曾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先秦时期的著作,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诗句,而这句诗也表达出了战士出征前怀念故土的离别情绪,而《诗经》的知名度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这种文化观念无形之间就影响了人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2
古代有很多东西都是依靠谐音的,当古人离别之时,总喜欢折柳相送的原因是“柳”的谐音是“留”,他希望对方能够留下来。
第2个回答  2020-04-02
因为柳树与留这个字谐音,所以会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此要折柳相送。
第3个回答  2020-04-02
因为柳和留是谐音,他们特别的像,所以古人折柳送别是想要挽留友人的,所以总是折柳相送。
第4个回答  2020-04-02
过去的古人一般离家的时候都是在春天,这时候万物复苏,赠送的柳枝插下来就容易成活,用这棵柳树见证他们分离的时间,也见证他们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