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对其他方面的康复训练会有哪些影响?

如题所述

由于许多认知康复方法主要是针对于某一方面的认知功能缺陷进行的训练,要注意训练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康复训练之前,应根据认知康复评定的结果,先对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分析和分类,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计划。一般将认知功能障碍分为以下几类:智力障碍、记忆障碍、注意障碍、视空间障碍、语言障碍和情感反应障碍等。

康复医师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还要根据患者认知缺陷的进展情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地调整训练难度和内容,反复重复,逐渐巩固训练成果,才能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由于各种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和表现形式不同,因此,所选择的康复模式也大相径庭。

现举老年痴呆病症说明认知障碍康复训练。

一、老年痴呆定义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脑功能障碍导致的以认知、行为和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它是一种获得性的持续性智能损害。

二、老年痴呆的类型与特点

老年痴呆根据其症状及其产生的机理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Alzheimer氏痴呆

起病缓慢,早期以近记忆力障碍为最常见的表现;其次以猜疑为其最先出现的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时,计算能力减退,还可有认知障碍,逐渐发展到对日常生活和常识的理解、判断也发生障碍;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在5~10年左右而死亡。

2、血管性痴呆

起病较迅速,病史中有反复、多次的小卒中发作,多见于60岁左右,半数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病情呈阶梯样进展,即每发作一次卒中痴呆症状加重一次。

3、混合性痴呆

同时存在有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症状,有时鉴别较困难。

目前多采用1992年第十次修订(ICD-10)的关于老年性痴呆的国际疾病诊断标准。

(1)存在痴呆。

(2)潜隐起病,缓慢变化,通常难以指明起病的时间,但他人会突然察觉到症状的存在。在进行性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一个相对稳定期。

(3)无临床依据或特殊检查的结果能够提示精神障碍是由其他可引起痴呆的全身性疾病或脑的疾病所致(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钙、维生素B12缺乏、烟酸缺乏、神经梅毒、正常压力脑积水或硬膜下血肿)。

(4)缺乏突然性、卒中样发作,在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如肢瘫、感觉丧失、视野缺损及运动协调不良(但这些症状会在疾病晚期出现)。

痴呆可通过各种痴呆量表如MMSE、HDS、HIS以及ADL,并结合临床表现确定是否存在痴呆或可疑痴呆,是阿尔茨海默型痴呆还是血管性痴呆?痴呆的程度?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

三、老年痴呆康复训练的意义

1、老年痴呆康复训练是为老年痴呆患者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

2、目的就是减少老年痴呆病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朋友和相关人员等产生的消极影响。

3、关键就是医务工作者、家属、社会与老年痴呆患者本人的四位一体的努力。

四、认知训导治疗

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就是个体通过对这些反馈出来的活动变化的信号加以认识和体验,学会有意识地自我调控这些生物活动,从而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和防病治病的目的。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内脏反应的认知行为疗法。有研究表明,海马胆固醇代谢紊乱是导致老年痴呆症突触可塑性损伤及出现AB沉积的原因。生物反馈是一种恢复神经元和突触传导功能的较好的训练方法,或许能改善海马胆固醇的代谢紊乱和突触的可塑性损伤。将生物反馈疗法融于老年痴呆的康复治疗中,可通过反馈叠加技术增加患者的认知能力和中枢神经元功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0

1、定义:高级脑功能即认知,是指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对感觉输入信息的获取、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的过程,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及思维等。

2、脑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1)脑结构与认知功能的关系:额叶对信息的顺序化和对刺激作出分类后的整合(主管注意和注意集中、抽象概括、推理判断、概念形成、问题解决、言语)。顶叶精细触觉、本体感觉、运动觉的接收、加工、整合。视觉、触觉、听觉输入的识别。运动顺序所需的视运动记忆痕迹或程序的储存(运用);人体姿势模式,身体各部位及其空间位置;语词的理解,语调解译,语词的强度与时序,声音调制。颞叶记忆、较高级视作业和听觉模式的学习、情绪、动机、人格。言语理解、声音调制、音乐知觉、记忆。听觉接收。枕叶视觉信息的合成与整合、视空间关系知觉、视记忆痕迹形成、语言和言语前置结构的理解、视运动记忆痕迹形成。视觉接收。边缘叶在情绪活动中起整合作用。复杂和灵活的行为模式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加入情绪因素,最后通过运动系统表达出来。边缘系统与皮质联合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颞、顶、枕叶联合区的信息通过边缘系统的扣带回传至额叶联合区。此外,与皮质下结构的功能亦密切相关。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为联络站,将所有感觉信息转运至皮质。丘脑与复杂的智能加工、情绪和记忆密切相关。下丘脑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上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调节控制内分泌,调节控制体温、摄食、情绪和相关行为。胼胝体是联系左、右大脑半球的纤维,负责将左运动前皮质编制的运动计划和陈旭传递至右半球。胼胝体损伤后可出现单侧肢体的意念运动性失用。

(2)左、右大脑半球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大脑两半球以胼胝体相连,且结构大体相同。大脑处理感觉信息和运动信息的方式以及大脑外周感觉的传导,甚至运动器官通过大脑相联系的传导通路,基本上左右交叉、两侧对称。然而,大脑两半球存在着功能上的不对称性。美国心理学家Sperry与他的同事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对人类大脑半球的不对称性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发现大脑皮质的高级功能在两半球并非对称分布,而是有一定的专门化。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各自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这种分工通过半球间的联络纤维传送信息来协调。从总体上看,左半球专管语词能力如语言、阅读、书写,也涉及数学能力和分析能力;右半球是非语词性的,它以形象而不是以语词进行思维,主管与空间合成或概念有关的能力如空间认知和旋律等。

第2个回答  2018-01-10

常用康复训练方法:

1.摆动练习,身体前倾90°,手臂自然下垂,先进行前后方向的摆动,若无明显疼痛,再进行左右侧向摆动,最后增加绕环动作。

2.仰卧肩前屈仰卧,健侧手握紧患肘,被动前屈患肩,至感到疼痛时停止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逐渐增大角度。

3.坐位肩外展坐位,健侧手握紧患肘,被动外展患肩,至感到疼痛时停止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逐渐增大角度。

4.仰卧肩外旋仰卧,上臂贴紧躯干,屈肘90°,健侧手握紧患腕,被动外旋患肩,至感到疼痛时停止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增大角度。

5.仰卧肩内旋仰卧,上臂贴紧躯干,屈肘90°,健侧手握紧患腕,被动内旋患肩,至感到疼痛时停止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增大角度。

6.仰卧肩后伸仰卧,屈肘90°,健侧手握紧患腕,被动后伸患肩,至感到疼痛时停止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增大角度。

7.仰卧外展位外旋仰卧,肩关节外展90°,屈肘90°,健侧手握紧患腕,被动外旋患肩,至感到疼痛时停止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增大角度。

8.仰卧外展位内旋仰卧,肩关节外展90°,屈肘90°,健侧手握紧患腕,被动内旋患肩,至感到疼痛时停止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增大角度。

9.水平内收坐位或仰卧,健侧手握紧患肘,被动内收患肩,至感到疼痛时停止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增大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