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知识普及,“钩”和“勾”怎么如何运用和区分?

如题所述

一、勾的基本用法:

1、用笔画出符号,表示删除或截取:~销。~乙(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像“乙”的记号,表示作为资料)。

2、画出形象的轮廓,描画:~画。~勒。

3、用灰、水泥等涂抹建筑物的缝(fèng ):~缝。

4、调和使黏,调味:~芡。

5、牵引,招引:~引。~通。

6、停留,逗留:~留。

7、摄取:~魂摄魄(形容使人心神摇荡,控制不住)。

8、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股定理。

二、钩的基本用法:

1、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子。秤~儿。火~子。

2、形状像钩子的:蝎的~子。~针。

3、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4、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住树枝爬上去。

5、研究,探寻:~玄。~沉。~校(jiào )。

6、牵连:~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7、同“勾”。

8、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贴边。

9、古代兵器:~戟。纯~(剑名)。吴~(刀名)。

10、镰刀。

11、古代称圆规。

扩展资料:

钩,武术器械,古代兵器之一。由戈演变而成。春秋时期,钩与戈、戟并用之。武术中所用的钩有单、双钩之分。

技法有钩、缕、掏、带、托、压、挑、刨、挂、架等。演练时起伏吞吐如浪式。钩有单钩、双钩、鹿角钩以及挠钩等,是一种多刃的兵器。

因钩的形式不同而得名,有鹰嘴钩,其钩尖如扁担头;有鹿角钩,其钩身有叉,形如鹿角;挠钩长杆杆端有两钩向下弯曲。

风火钩 俗称"铁烟斗"。它既是吸烟的工具,又是防卫的武器。由烟斗、火连、烟袋、皮绳连接而成。火连重约一斤,烟袋内小铁球两个。

该兵械近则用烟斗勾、挂、点、戳而击之,并可用斗中的铁丝惊敌。远则用皮绳,烟袋和火连抽杀,势如风车飞转,锐不可当,兼有鞭、流星锤等共同点,还可用烟斗点穴。该兵械虽属钩类,但技法确是鞭、钩、流星锤的共同体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0

gōu(1)(~儿)钩子①:秤~儿|钓鱼~儿|火~子。(2)(~儿)汉字的笔画,附在横、竖等笔画的末端,成钩形。(3)(~儿)钩形符号,形状‘∨’,一般用来标志内容正确的文字、算式或合格的事物,旧时也指勾乙或删除的符号。(4)使用钩子搭、挂或探取:~住高枝儿采桑叶|把掉在井里头的东西~上来|杂技演员使脚~住绳索倒挂在空中。(5)用带钩的针编织:~一个针线包。(6)缝纫方法,用针粗缝:~贴边。(7)姓。
勾 1
1gōu(1)用笔画出钩形符号,表示删除或截取:~销|把这篇文章里最精彩的对话~出来。(2)画出形象的边缘;描画:用铅笔~一个轮廓。(3)用灰、水泥等涂抹砖石建筑物的缝:~墙缝。(4)调和使黏:~芡。(5)招引;引:~引|这件事~起了我的回忆。(6)结合:~结|~通。(7)姓。

勾 2
2gōu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另见gòu。

勾 3
gòu姓。
第2个回答  2019-09-22
钩[gōu],一般指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也是中国武术器械之一,由戈演变而来。
1、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子。秤~儿。火~子。
2、形状像钩子的:蝎的~子。~针。
3、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4、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住树枝爬上去。
5、研究,探寻:~玄。~沉。~校(jiào )。
6、牵连:~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7、同“勾”。
8、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贴边。
9、古代兵器:~戟。纯~(剑名)。吴~(刀名)。
10、镰刀。
11、古代称圆规。
勾 [gōu]
1、用笔画出符号,表示删除或截取:~销。~乙(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像“乙”的记号,表示作为资料)。
2、画出形象的轮廓,描画:~画。~勒。
3、用灰、水泥等涂抹建筑物的缝(fèng ):~缝。
4、调和使黏,调味:~芡。
5、牵引,招引:~引。~通。
6、停留,逗留:~留。
7、摄取:~魂摄魄(形容使人心神摇荡,控制不住)。
8、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股定理。
勾 [gòu]
1、事情,多指坏事:~当。
2、古同“够”,达到,探取。
3、姓。
“勾”跟“钩”的用法不同。就日常应用而言,宜注意下列几点:
1、表示在纸上做出线段或图形,宜用“勾”。例如:
(1)把这篇文章中用得精彩的词语勾出来。
(2)请同学们勾出课文中描写景物的排比句。
(3)用笔勾出这首诗里描述颜色的词语,再进行分析。
(4)小刘素描的本领很强,他几笔就勾出了远山的轮廓。
(5)他用铅笔在纸上很快勾出了几朵牡丹花的样子。
(6)老李赶紧掏出本子,三笔两笔就在本子上勾出了一只羊、两头牛,样子还挺生动。
2、如果表示挂住或探取等动作,宜用“钩”。例如:
(7)小李用一根长竹竿一下子就把掉到井底的水桶钩了上来。
(8)这时,他看见那个演员用脚钩住绳子,倒挂在空中。
(9)两个孩子用一头有铁钩的长棍儿从桑树上钩下来许多桑叶,拿回去养蚕。
3、如果表示钩形符号“√”,宜用“钩”。口语中说这个钩形符号时,多儿化。例如:
(10)老师在他的答案上打了个钩儿。
(11)孩子这次做的10道题,有9道题老师打了钩儿,只有1道题老师打了叉子。
(12)语文老师不仅给他写的小评论打了一个红对钩儿,还写了几句鼓励的话。
您提到的句子里,“打了勾”是说打了个钩形符号,表示这个意思时,宜写成“打了个钩”或“打了个钩儿”。
第3个回答  2019-09-22
“勾”跟“钩”的用法不同。就日常应用而言,宜注意下列几点:

1、表示在纸上做出线段或图形,宜用“勾”。例如:

(1)把这篇文章中用得精彩的词语勾出来。

(2)请同学们勾出课文中描写景物的排比句。

(3)用笔勾出这首诗里描述颜色的词语,再进行分析。

(4)小刘素描的本领很强,他几笔就勾出了远山的轮廓。

(5)他用铅笔在纸上很快勾出了几朵牡丹花的样子。

(6)老李赶紧掏出本子,三笔两笔就在本子上勾出了一只羊、两头牛,样子还挺生动。

2、如果表示挂住或探取等动作,宜用“钩”。例如:

(7)小李用一根长竹竿一下子就把掉到井底的水桶钩了上来。

(8)这时,他看见那个演员用脚钩住绳子,倒挂在空中。

(9)两个孩子用一头有铁钩的长棍儿从桑树上钩下来许多桑叶,拿回去养蚕。

3、如果表示钩形符号“√”,宜用“钩”。口语中说这个钩形符号时,多儿化。例如:老师在他的答案上打了个钩儿。
第4个回答  2019-09-22
钩[gōu],一般指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也是中国武术器械之一,由戈演变而来。

1、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子。秤~儿。火~子。

2、形状像钩子的:蝎的~子。~针。

3、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4、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住树枝爬上去。

5、研究,探寻:~玄。~沉。~校(jiào )。

6、牵连:~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7、同“勾”。

8、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贴边。

9、古代兵器:~戟。纯~(剑名)。吴~(刀名)。

10、镰刀。

11、古代称圆规。

勾 [gōu]

1、用笔画出符号,表示删除或截取:~销。~乙(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像“乙”的记号,表示作为资料)。

2、画出形象的轮廓,描画:~画。~勒。

3、用灰、水泥等涂抹建筑物的缝(fèng ):~缝。

4、调和使黏,调味:~芡。

5、牵引,招引:~引。~通。

6、停留,逗留:~留。

7、摄取:~魂摄魄(形容使人心神摇荡,控制不住)。

8、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股定理。
勾 [gòu]

1、事情,多指坏事:~当。

2、古同“够”,达到,探取。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