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常考的15个心理学效应?

教师招聘

一、责任扩散效应
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生活现象:中国式过马路,法不责众。

二、酸葡萄效应
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生活现象:当自己没有被这个机构录取时,就会说这个机构工资不高,或者是文化氛围不好。

三、甜柠檬效应

人们把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百般提高现己实现的目标价值,从而达到了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现象。

四、登门槛效应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五、巴纳姆效应

也称星座效应,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任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样的人。

六、结伴效应

个人活动由于有他人参加导致效率变化。有两个表现:由于有他人增加会导致效率提高,或者是由于有他人增加导致效率下降。

七、教师期望效应

即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八、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当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当你看到某人有某种特征时,就看不到其他特征。

九、首因效应

也称最初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十、投射效应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

十一、社会刻板效应把一群人的特征加以总结,然后把这个特征强加到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身上,忽略个别差异。

十二、南风效应又称南风法则、温暖法则,他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

十三、近因效应也称最近效应,在总体印象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十四、宽大效应一般来说,个体对他人往往是积极的肯定估计高于消极的否定估计。

十五、霍桑效应又称霍索恩效应,是当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

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招聘信息你可以公职考试查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7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很多省份都比较愿意考查心理学中一些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对于这一类知识点,往往考生们积累不足,对很多心理学效应不了解,以至于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可能会犯主观猜想的错误。
1.社会刻板效应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该效应强调将一群人的特征加以概括并归属到其中每个人身上,因而总体表现出对一群人持有某种固定看法的特点。比如,一提到东北人就会想到"高大、威猛、能喝酒"的特点;一提到四川人就会想到"能吃辣"的特点;一提到农民就想到其"朴实无华"的特点等等。诸如此类对一群人的固定看法就会直接影响我们对群体中每个人的看法,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
2.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它强调的是在个体身上,把个体的一方面特征泛化到他的其他方面。比如人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一好百好,一坏百坏"、"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等就是晕轮效应的体现。
3.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其实也就是常说第一印象的问题,即人们对于他人的第一印象会影响到后来的判断。比如,人们在准备面试考试时总会精心打扮一番,或者准备一个精彩的自我介绍,这些做法都是为了给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期影响考官后来的评分。这就是一种对首因效应的利用。
4.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用一个简单的词来概括,也就是最近印象。人们对某人或事物的最近印象会比以前的印象更加深刻,就是近因效应。比如,一对情侣吵架后,女生会觉得自己的男朋友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以前的种种优点在她此时的眼中早已烟消云散。这就是一种近因效应的体现。
5.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即"以己度人"、"将心比心",认为自己的言行和需要,别人也一定会有类似的言行和需要。更简单地说,投射效应就是用自己的想法推断别人的想法,认为别人也有和自己一样的想法或特征。比如,有的我们所谓的"自恋狂"自己觉得自己特别帅特别美,于是认为街上每一个人的回头都是在看自己长得多么帅多么美。这就是用自己的想法推断别人的想法,是典型的投射效应。
6.登门槛效应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就像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比如,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们可以首先要求学生从找准自己的不足做起,根据自身问题制订一个短期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如养成"不随意发脾气"、"不随地扔垃圾"等等,将更有利于实现更难更长远的目标。
7.留面子效应
与登门槛效应相反,留面子效应是指人们拒绝了一个较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接受的可能性增加的现象。为了更好地使人接受要求,提高人的接受可能性的最好办法,就是先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这种方法被称为"留面子技术"。比如,你向朋友借一千元怕借不到,可以先提出借一万元的请求,这样比直接提出一千元的请求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同意。
8.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根据这一效应,老师如果更加体贴学生,以生为本,多点"人情味",学生更容易努力积极地配合老师的工作。
9.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又称霍索恩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比如,如果当学生注意到老师正在观察他时,本来正在开小差也会立马变得很认真地学习。
以上便是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在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过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结合以上实际例子来对各个心理学效应进行理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21-03-19
【教师期待/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的实验对教师的启发表明:教师如果对学生有所期待,并能鼓励指导学生,学生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师期待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朝着自己所期望的正确方向发展,从正面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多一把尺子衡量,就多一个好学生”。
教师期望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个人特质、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的心理因素。
第3个回答  2021-04-20

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常考实验系列视频,讲解经典实验核心考点。适用于教师资格,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