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的祝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一、古文中的祝,有多个意思,包括:

1、表示良好的愿望。

2、削;断绝。

3、用言语向鬼神祈祷求福。

4、嘱咐;请求。

5、编织。

6、祭神的祝祷词。

7、祭祀时主持祭礼的人。

8、通“柷”。乐器名。即柷敔。

9、姓。

10、通“咒” ,诅咒。

11、发誓。

12、古国名。

二、祝,是多音字,包括:zhù、zhòu、chù。

祝最早见于甲骨文,像一个人跪着祈祷的样子,本义是祝愿祷告。祭祀时主持祭礼之人亦可称为“祝”。

甲骨文“祝”字由“示”“卩”“口”三部分组成。左边的两横一竖(示)代表祭台或神主,右边像人跪在地上对着祭台或神灵祷告,“卩”是跪着的人形,上面的“口”强调人用嘴与神灵沟通;或省去祭台,直接表示人跪在地上祷告。一说右部是“兑”的省略,“兑”代表巫、口舌。西周早期金文承袭甲骨文,但在晚期,像人跪坐之形变为站立之形,在写法上与“兄”字相同。春秋以后各代文字沿袭西周晚期文字,除书体上的变化外,字形本身变化不大。

三、详细解释

(一)zhù

1、动词

(1)表示良好的愿望。

《庄子·天地》:请祝圣人,使圣人寿。

(2)削;断绝。

张协《杂诗》之五:行行入幽荒,瓯骆从祝发。

用言语向鬼神祈祷求福。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

(3)嘱咐;请求。

华岳《田家》诗:拂晓呼儿去采樵,祝妻早办午炊烧。

(4)编织。

《诗经·鄘风·干旄》:良马六之,素丝祝之。

2、名词

(1)祭神的祝祷词。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高宗除丧,余以礼部郎入读祝。

(2)祭祀时主持祭礼的人。

《诗经·小雅·楚茨》:工祝致告。

(3)通“柷”。乐器名。即柷敔。

荀悦《汉纪·武帝纪五》:木曰祝敔。

(4)姓氏。

(二)zhòu

动词

(1)通“咒” ,诅咒。

《诗经·大雅·荡》: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2)发誓。 《东观汉记·司马均传》:辄言敢祝少宾乎,心不直者终不敢祝也。

(三)chù

古国名。

《竹书纪年》卷上:(周平王)三年,齐人灭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22
应该是祝福、祈祷等意思,比如祝告就有祈祷的意思,遥祝就有祝福的意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