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联帮运动会都有哪些国家参加?

如题所述

英联邦运动会参赛国家有: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联邦、巴哈马国、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巴巴多斯、伯利兹、博茨瓦纳共和国、文莱达鲁萨兰国、喀麦隆共和国、加拿大、塞浦路斯共和国、多米尼克国、斐济群岛共和国、冈比亚共和国、加纳共和国、格林纳达、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印度共和国、牙买加共和国、肯尼亚共和国、 基里巴斯共和国、莱索托王国、马拉维共和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共和国、马耳他共和国、毛里求斯共和国、莫桑比克共和国、纳米比亚共和国、瑙鲁共和国、新西兰、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独立国、塞舌尔共和国、塞拉利昂共和国、新加坡共和国、所罗门群岛、南非共和国、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斯威士兰王国、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汤加王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图瓦卢、乌干达共和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瓦努阿图共和国、赞比亚共和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18
亚丁殖民地、安圭拉岛 、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 、巴哈马、孟加拉国、巴巴多斯、伯利兹、百慕大 、博茨瓦纳、英属圭亚那、英属洪都拉斯、英属维京群岛、文莱、喀麦隆、加拿大 、开曼群岛、锡兰、库克群岛、塞浦路斯、多米尼克、英格兰 、马尔维纳斯群岛、斐济、冈比亚、加纳、直布罗陀、黄金海岸、格林纳达、根西岛、圭亚那 、香港、印度 、爱尔兰、爱尔兰自由邦、马恩岛 、牙买加 、泽西岛 、肯尼亚、基里巴斯、莱索托、马拉维、马来亚、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马耳他、毛里求斯、蒙塞拉特、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瑙鲁 、纽芬兰 、新西兰 、尼日利亚 、纽埃 、诺福克岛、北婆罗洲、北爱尔兰 、北罗德西亚、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槟城、罗德西亚、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圣赫勒拿岛、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和西萨摩亚 、沙捞越、苏格兰 、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所罗门群岛、南非 、南阿拉伯保护国、南罗德西亚、斯里兰卡、斯威士兰、坦噶尼喀、坦桑尼亚、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图瓦卢、乌干达、瓦努阿图、威尔士 、赞比亚、津巴布韦都参加过英联邦运动会。英联邦运动会,原名为英帝国运动会,始办于1930年,每四年举行一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限英联邦成员国或其附属国及地区运动员参加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第2个回答  2015-10-29
英联邦运动会,原名为英帝国运动会(British Empire Games),始办于1930年,每四年举行一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限英联邦成员国或其附属国及地区运动员参加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该运动会首次举办于1930年,当时它被称为大英帝国运动会(The British Empire Games)。运动会的名称在1954年被改为大英帝国英联邦运动会(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Games),又于1970年改作不列颠英联邦运动会(British Commonwealth Games),在1978年换成英联邦运动会(The Commonwealth Games)。

参加的国家和地区表
亚丁殖民地1962
安圭拉岛 1982,1998—
安提瓜和巴布达1966–1970,1978,1994—
澳大利亚 1930—
巴哈马1954–1970,1978–1982,1990—
孟加拉国1978,1990—
巴巴多斯1954–1966,1970–1982,1990—
伯利兹1978,1994—
百慕大 1930–1938,1954–1982,1990—
博茨瓦纳1974,1982—
英属圭亚那1930–1938,1954–1962
英属洪都拉斯1962–1966
英属维京群岛1990—
文莱1958,1990—
喀麦隆1998—
加拿大 1930—
开曼群岛1978—
锡兰1938–1950,1958–1970
库克群岛1974–1978,1986—
塞浦路斯1978–1982,1990—
多米尼克1958–1962,1970,1994—
英格兰 1930—
马尔维纳斯群岛1982—
斐济1938,1954–1986,1998—
冈比亚1970–1982,1990—
加纳1958–1982,1990—
直布罗陀1958—
黄金海岸1954
格林纳达1970–1974,1994—
根西岛1970—
圭亚那 1966–1970,1978–1982,1990—
香港1934,1954–1962,1970–1994
印度 1934–1938,1954–1958,1966–1982,1990—
爱尔兰 1930
爱尔兰自由邦1934
马恩岛 1958—
牙买加 1934,1954–1982,1990—
泽西岛 1958—
肯尼亚1954–1982,1990—
基里巴斯1998—
莱索托1974–
马拉维1970—
马来亚1950,1958–1962
马来西亚 1966–1982,1990—
马尔代夫1986—
马耳他1958–1962,1970,1982—
毛里求斯1958,1966–1982,1990—
蒙塞拉特1994—
莫桑比克1998—
纳米比亚1994—
瑙鲁 1990—
纽芬兰 1930–1934
新西兰 1930—
尼日利亚 1950–1958,1966–1974,1982,1990–1994,2002—
纽埃 2002—
诺福克岛1986—
北婆罗洲1958–1962
北爱尔兰 1934–1938,1954—
北罗德西亚1954
巴基斯坦 1954–1970,1990—
巴布亚新几内亚1962–1982,1990—
槟城1958
罗德西亚 1934–1950
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 1958–1962
圣赫勒拿岛1982,1998—
圣基茨和尼维斯1978,1990—
圣卢西亚1962,1970,1978,1994—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1958,1966–1978,1994—
萨摩亚和西萨摩亚 1974—
沙捞越1958–1962
苏格兰 1930—
塞舌尔1990—
塞拉利昂1966–1970,1978,1990—
新加坡1958—
所罗门群岛1982,1990—
南非 1930–1958,1994—
南阿拉伯保护国1966
南罗德西亚 1954
斯里兰卡1974–1982,1990—
斯威士兰1970—
坦噶尼喀1962
坦桑尼亚1966–1982,1990—
汤加1974,1982,1990—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34–1982,1990—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1978,1998—
图瓦卢1998—
乌干达1954–1982,1990—
瓦努阿图1982—
威尔士 1930—
赞比亚 1970–1982,1990—
津巴布韦1982,199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