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来北京(北平)都是首都首选,而南京却不是,就像日本打进来南京一下就没了。地理历史军事对比下

如题所述

北京是首都首选这句话是不对的,历史上南京作为首都的次数并不比北京少,历来北方政权多选择北京,南方政权多选择南京,这样可以背靠大后方,进可攻,退可守,而中国历来是以北统南居多,所以北京就显得要比南京更有优势,其实二者的地理环境都差不多,都是依山傍水,形势险峻,易守难攻,日本打进来,北京不也是一下就没了,而且北京有一个到现在都非常大的缺陷:缺水追问

也是 南京也可以往后撤和长江阻隔 但主要是和上海靠很近 上海一破南京就危险

追答

楼主可以去看一下南京详细的地形图 南京并不是像地图上那样一马平川 他周边有众多的丘陵和小山环抱,(当然不如北京周围那些山脉高大,但也足以抵挡敌军),而且水道纵横,再加上长江天堑,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离上海近虽然有危险,但是也有巨大的经济优势,况且在古代,海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大的威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2
北京不能说是首都首选,历史上在北京建都的王朝并不比南京多,包括明朝的首都一开始也是南京,只是在靖难之变后才迁到北京。在北京建都的王朝大部分是以北统南的。首都自然要建在自己实力强的地方。明朝迁都北京除了朱棣本身就是燕王之外,还有一个天子御国门的说法。单纯从唐宋以后的条件上讲,北京并不如南京方便,首要的一个粮食问题就要解决,
第2个回答  2013-12-22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蓟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另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版过一种北京文史的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日下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后来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于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的代称。作为北京的代名词来用的有清人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和乾隆年间成书的《日下旧闻考》等。 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罢燕京。后来北京的正式命名虽屡有变动,而燕京这个名称却广泛使用。近百年来,“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个别称,甚至一些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命名也多用这两个字。 春明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为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的别称,北京成为国都后,也曾被称为“春明”。清人孙承泽著有《春明梦余录》,盖其意即此。 京城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以后京城就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时至今日也是人们称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词。 南京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故燕京又称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 大兴金在将燕京改为中都的同时,设大兴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东南部,包括今东城区、崇文区、朝阳区及大兴区的东部。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汗八里元时蒙古人称大都为汗八里,蒙语的意思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处。所以元朝定都北京后也被称为汗八里,马可·波罗在他著的游记中就称大都(北京)为汗八里。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将准备都城迁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京师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后世遂称国都为京师。还有一种说法,陕西凤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师,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统名为京师,以后便将京师当成国都的代称,北京被称为国都后,也曾被称为京师。 宛平这是老北京人对北京的泛称,其实不准确,明清的宛平县治区只是今天北京的一部分,大致方位是现在的北京西南部,包括今西城区、宣武区、海淀区的一部分以及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和大兴区的西部。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北京历史上除了用过上述名称外,还有秦汉之时,北京曾是广阳郡的治所;隋大业年间,曾是涿郡的治所;唐天宝年间,曾是范阳郡的治所;辽代时曾是析津府的治所;明清之时,曾是顺天府的治所,于是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也成了北京的别称。追问

这个抄的我看过了,就算你强大再快也没用。废话连篇

第3个回答  2013-12-22
——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之地;自占有“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之说,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人们都说北京足块宝地,如何理解呢?旧时的风水学对城市的选址讲究山和水。地处华北大平原西北端的北京,“其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势雄伟。其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脉;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均属昆仑山系。两山脉在北京的南口(南口是兵家要地)会合,形成向东南巽方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湾环抱的是北京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河流又有桑干河、洋河等经此汇合成永定河。
古代在选择国都地点时,有一句“前要照后要靠”的谚语。仔细看来,北京城完全符合这个条件。
谚语中所说的“照”,足指照水,即像镜子一样的海洋、湖泊或河流。“靠“是指以高大的山脉作依靠,北京前边的“照”既有茫茫渤海,又有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洵河以及温榆河五火水系。水土丰茂,光彩照人。北京水系属海河水系,流向东南的渤海。
北京的“靠”是东北和西郊绵延不断的群山,如西山、军都山等。北京山脉连绵、大小有名者近百座。它们虎踞龙蟠,天然形胜。在地理格局上“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自然形成了利于发展和控制的战略格局,正是绝佳的“藏风聚气”之地。
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为我国的六大古都,其中只有北京符合“前要照后要靠”的要求。西安是前有秦岭,后有渭水,属于“前靠后照”,而洛阳、开封、杭州、南京都是位于平原地区,虽有奔流的黄河、长江,甚至涛涛的东海,但都缺乏作为依靠的连绵高山,属于“有照而无靠”,整体地理形势都不如北京。故而称北京为千古宝地之城,不为过也。历史上,多个朝代建都北京,除考虑地理因素外,北京地理形势形成的军事优势——易守难攻,也是其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追问

哇塞 大神你是风水师啊 这个答案可以有 哈哈

追答

我不是风水师,但我喜欢研究风水,你呢?

追问

我们家族有研究风水的传统

第4个回答  2013-12-22
北京一是历史原因,因为当时共建国时主要控制的是东北省市,北京是明清首都,东北省份中也只有北京拥有这种政治文化历史,而且地理上北京比南京防御优势强,外国攻打北京就必须要进入内海渤海,而这必将遭打从陆地上四面八方的打击,而南京相比的话就比较容易被登陆,所以从地理上看北京更容易建立防御圈追问

是啊 ,北京可以建立海陆空一体好几层防御体系。再者大不了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