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方妙答 第1句是“陈元方年十一时”需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
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
「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
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
陈元方(纪)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8
世说新语
陈元方答客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时分,
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就先离开了。
等他离开,他的朋友才来。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时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
客人问他:你父亲在吗?
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先离开了。
客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
却抛弃人家而离去。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见面,等到中午了您却没有到,
这就是没有信用;对著小孩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客人觉得惭愧,忙下车前来想拉拉陈元方。陈元方走入家门不再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