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剧花俩小时写观后感是什么心态?

如题所述

一部好剧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能如余音绕梁,让人久久回味。

首先,当这部剧特别能让你有深刻的感受,就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心情,而这种心情我们一时之间找不到别人倾吐,甚至是即使和别人倾吐之后,依然感觉心里如有块垒待浇,这个时候就会坐下来,花上两个小时,好好的准备一篇评论,不是希望有谁能来够,也并不期望谁能来关注,只不过是自己心情的一种宣泄和抒发。

例如,我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叫做《湄公河行动》,看完之后整个人是非常受震撼的,所以我就去写了一些文字,并不希望这些文字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只是想要抒发一下自己心里的感怀。

其次,有些人在看完剧之后,花大量的时间去写一篇观后感,是想要别人了解到他对这部剧的看法,抱着这种心态的人实际上是想引起别人的关注,想要寻找一些认同他观点的人,得到一些支持和肯定。

第三,也有些人在看完剧之后,就想写一些评论和观后感,有一些稍微的炫耀的成分在里边,也许是炫耀自己看了某些东西,也许是炫耀自己的文字功底和写作水平。

不管是这三种心态当中的哪一种,我认为写观后感和影评是应该支持的,但前提是你要尊重客观事实。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部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很正常。但是有一些特别客观的东西,你在写观后感的时候想去扭曲它,这种行为是不能被提倡的。

一种客观的角度,去写主观的感受,向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所观所想,让更多人了解这部剧的情况,也算是对其他想要看这部剧的人们的一种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07

我也会这样啊,有时候很好看的剧我兴致来了,也会写好长时间的观后感,毕竟经典不多,写下来也是想给别人看看,而且我一般看到很好看的剧都会有很多想法囤在脑子里,不吐不快,文思泉涌了,写几个小时都没问题,这是很健康的心态,总比一直无所事事的好。

就说最近看完三生三世之后其实我的感触就很多,然后看到网上很多人黑三生也不是很高兴,首先我不是脑残粉,更加对杨洋这类帅哥没感觉,我只是单纯的想让大家知道,电影和电视剧,小说都是不一样的,这种改编很合情理,原小说的创造者一开始写的三生三世根本就不是两个人的三生三世,第一世是墨渊,第二世是鬼族皇子,第三世才是夜华,所以其实不大符合我对感情的理想状态,而电影少了很多人物,至少可以看出来他们是精心挑选和删减的,最后有了自始至终都是你的三生三世,情节很合理。

其次是特效,这是很先进的特效,很多人一直无脑黑我真的很奇怪,明明是太先进了自己看不懂。当然缺陷是有的,毕竟三生三世太长,演在一部电影里面肯定要有所夸张和牺牲,电影是什么,它不是讲故事的,它更多的是为了给人一种更为美好的体验感,我觉得它做到了,至于那些删减也都是合理的。演技方面,夜华确实和我想象中的出入很大,不过可以容忍,因为白浅演的太好了。

其实我想说的还有很多,不过就此打住,以上完全可以看到我的心态,心态就是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感受好好的享受一部电影,放弃成见。

第2个回答  2017-08-06

   如果是一个很好的剧的话,我觉得那是个很爽的事儿。刚刚看完这部剧,正好自己的内心还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还没有完完全全的从电影中走出来,这个时候正好可以提起自己的笔为这个电影写一部分的续集或者是吐槽一下在电影里那些反派角色让你感到多么的厌恶,还有你希望发生的哪件事没有发生,全部进行脑补写出来,好好的满足自己那种没有看爽的感觉。

   如果是一部很垃圾的剧情,那么写观后感就更简单了,只要专心的吐槽她有多垃圾就好了,指出这部剧为何垃圾?他在主角长的是不是值得吐槽,他的剧情是不是值得吐槽?她在结尾是不是更值得吐槽?把自己心里所有的怨气全部发泄出来,花了两个小时,浪费这么多时间去看这么烂一部剧,还要写观后感,这简直是一种折磨,那不好好的去吐槽一下怎么对得起手里的笔和纸?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的确是花两小时看过一部剧,然后被迫写观后感,那是一节英语课,英语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美国大片儿,当时心里真的超级高兴,结果下课的时候老师说下节课每人要写一篇500个单词的观后感,要英文的。我英文真的超级差,看的时候全程看字幕,一个英语单词都没记住,居然要让我写观后感,还要写英文的,我真的想哭的心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