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字形法则

如题所述

上一节已经提到,水平岩层在地表的出露界线是与等高线平行的,而倾斜岩层的地表出露界线显然更为复杂,但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即穿越沟谷和山脊的地质界线的平面投影均呈 “V”字形态,这种规律称 “V”字形法则。其在地形地质图上的特征为:

1) 当倾斜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地质界线的出露与等高线的弯曲保持一致,且地质界线的弯曲弧度比等高线的弯曲弧度要缓 (图7-4) 。岩层倾角越大,在地质图上表现越缓。

图7-4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在沟谷倾斜岩层出露界线的形态(据 D·M·拉根,1973)(A) 立体图; (B) 地质图

图7-5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倾斜岩层在沟谷中出露界线的形态(据 D·M·拉根,1973)(A) 立体图; (B) 地质图

2) 当倾斜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比坡角大时,地质界线出露与等高线的弯曲相反,弯曲弧度与岩层的倾角成反比: 倾角越大,则越宽缓; 反之弯曲弧度越大(图7-5) 。当倾斜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比坡角小时,地质界线出露与等高线弯曲方向一致,且地质界线弯曲弧度要比等高线大 (图7-6A) 。图7-6B 是一种极特殊的情况,即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与沟谷坡角一致。

3) 当岩层直立时,岩层出露界线是沿岩层走向所切的一条上下起伏的地形轮廓线。这条空间曲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是一条直线,不受地形的影响,沿岩层走向呈直线延伸(图7-7) 。岩层顶、底面出露界线间的水平距离即岩层厚度。

图7-6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时,倾斜岩层出露界线的形态(A) 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上图为立体图,下图为地质图;(B) 岩层倾角与地面坡角相同,上图为立体图,下图为地质图

图7-7 直立岩层的出露界线形态(据 D·M·拉根,1973)(A) 立体图; (B) 地质图

4) 当倾斜岩层 (或其他倾斜的地质界面) 的走向与沟谷或山脊大体垂直时,地质界线的 “V”字形态大体对称; 若斜交时,则 “V”字形态是不对称的。若岩层走向与沟谷或山脊延伸方向一致,则 “V”字形法则不适用。

“V”字形法则对野外地质填图工作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读图或填图时,要对地形和岩层产状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正确了解地质界面的几何形态或在地质图上正确地表达地质界面的几何形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