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什么症状

如题所述

自闭症患者他们从小不会与人沟通,兴趣爱好关注很局限,有一些非常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他们经常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在我们眼中他们是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从而把自己隔离在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3
第2个回答  2014-06-19
就是不爱说话,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自得其乐,可有可能自得其苦,象孤立别人一样,但不是他想的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编辑本段]自闭症的治疗
一般说来,孤独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用药、是否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症的实质的损害是认知障碍,表现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为上。分享性注意是指与他人共同分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当孤独症面对一种物品时不是与他人分享兴趣,而是要得到它,这种障碍是孤独症的早期症状之一。就象在前面第一部分中讲到的那样,不会进行扮演性游戏也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能发现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孤独症患儿没有独立交往的能力,不会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这种障碍随着年龄增大显得更为突出。伴有严重智力低下者,无任何言语功能、无法克制和难以治疗的尖叫、自伤等行为持续存在,直接威胁着生存,给教育和干预带来障碍,作为家长,是很容易辨认出孩子的这些异常的。
一部分患儿到青春期以后症状可有改善,古怪刻板的行为减少,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提高。但仍表现为与人交往困难,独来独往,回避他人;在不涉及社交能力时,也能干好某些简单、机械的事情。
早期或在确诊为孤独症之前已有较好的语言或言语功能者预后较好。尽管疾病本身使他们发展语言的潜能受到限制,但他毕竟是具有这种潜能或基础,使用药物效果比较好。
观察到高功能水平孤独症预后较低功能水平为好,报道16名6岁以下,IQ大于65的孤独症患儿,有半数可完成大学学业,能独立生活。即使是高功能水平孤独症儿童,其业余活动面或活动内容也是有限制的,不会做建设性的决策或提建设性意见。
伴有其它疾病者如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癫痫、肝肾损害、结节性硬化等预后较差,伴有听力受损、特殊生活技能问题者预后较差。
[编辑本段]儿童孤独症的判断标准
美国儿科学会公布了11种最新的儿童孤独症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
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
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
二、出生后2个月还不会笑,对周围事物反应差
三、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四、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
五、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六、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
七、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
八、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
九、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
十、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
十一、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十二、即使会说话了,但却缺乏语言技巧。
十三、不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语言单调,经常说重复语言、刻板语言或自造词句
第3个回答  2014-06-19
社交障碍,孤独离群,语言障碍明显,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隘,智力发育异常。
第4个回答  2014-06-19
不喜欢说话怕陌生人,追答

 1、社交障碍 孤独离群
  婴幼儿缺乏对父母的依依恋,没有目光对视,儿童不主动找朋友玩,总是喜欢自己单独行动,对周围的事物似乎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2、语言障碍明显
  言语很少,不愿说话,即使说话也声音很小,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甚至有患者终生不语。
  3、兴趣狭隘,重复刻板的行为
  自闭症患者常坚持某些行为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并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兴趣狭窄。如热衷于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喜欢吃同样的饭菜等,如出现变动则有明显的焦虑反应。
  4、智力发育异常
  多数自闭正患者的智力发育异常,约有70%的患儿智力发育迟缓,20%智力在正常范围,另10%左右则智力超常。
  5、感觉异常
  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冷、热、痛楚等反应很弱,对危险行为缺乏警觉及适当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