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正门是哪个?

如题所述

北京大学正门是西校门。
北京大学正门是西校门。北京大学西校门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之前,燕京大学主校门。
北京大学的美育传统源远流长,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20世纪20年代,在蔡元培先生扶持下,画法、书法、音乐、戏剧等研究会先后组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5

西边那个,是正门,正门的意思就是有大型活动或者比较重要的人都经过的,其他人来了也大多会合影留念的地方,很复古那个,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那个牌子。

然后东门和东南门都是交通比较方便,但是并不是正门,虽然大一点。

北京大学西校门

北京大学西校门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之前,燕京大学主校门。由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所以又称为校友门。西校门坐东朝西,为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高不过七八米,风格古朴、庄严典雅,与颐和园东宫门相似,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校门两侧有两头石狮。

西校门,是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的校门,所以又称为校友门。西校门曾为北京大学的正门,坐东朝西,为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高不过七八米,风格古朴、庄严典雅,与颐和园东宫门相似,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现代都市建筑的丛林中,尤其显得与众不同。据说当初修建此门时,曾广泛征集设计方案,力求设计出与校园内建筑风格一致的校门,最后终于选定现在这样一个三开大门的庙门式建筑。

西校门的门牌号是娄斗(兜)桥一号。娄斗桥遗址在西校门外南边12米左右,又名西勾,在明清时期是著名的风景区,当时京城的文人学士经常在此地流连吟唱。明朝诗人王嘉谟说:“海淀娄兜桥上观鱼,信步西行,境益清胜”。他在诗中写道:“渊渊溪水中,青蒲叶靡靡。翳然林木间,幽怀果子美……”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娄兜桥是绿柳成行,荷塘映目,鱼翔浅底,颇有点世外桃源的景色。明末时这里成为米万钟勺园的一部分。米氏常与友人在此观景,并有诗赞叹景致的秀美。到了清朝,这里仍然是文人经常来游玩的地方。清朝王士祯在《都门竹枝词》里说:“西勾桥上月初升,西勾桥下水澄澄。绮石回廊都不见,游人还问来家灯。”看来西校门的选址还真是得“风景之盛”的。1926年燕京大学迁来时,桥上栏杆和镌有“娄斗桥”三字的牌子还在。后来,为了扩展路面,才去掉栏杆,牌子也不知去向。近年来,由于这一带的拆建,连娄斗桥的遗迹也无从可觅了。

西校门处于北京大学的主轴线起始点位置,是进入北大领略燕园风光的最佳入口。西校门的位置是由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墨菲确定的。墨菲当初在绘制校园规划图时,他从玉泉山上的那座塔得到灵感,认为校园的主轴线,就应该指向那座塔;校园的主要建筑和湖,都应在主轴线上;玉泉山的古塔作为端点,向东延伸作为校园的主轴线,由此确定了西校门的位置。这样他就一反北京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将燕园的主校门及朝西布置。

西校门在燕京大学时期是燕园的唯一正门,当时门正中悬挂着由蔡元培先生手书的“燕京大学”四字匾额。1952年,北京大学迁入燕园以后,门正中也换上了“北京大学”的匾额。“北京大学”四字是根据毛泽东主席在1950年给北大校徽亲笔题字放大而成的,与红色的校门浑然一体;牌匾微微向前倾斜,给每一个人的瞻望提供了一个极为恰当的角度,也会使人顿生一种庄严肃穆之感。这是一个让人不得不仰视的地方,它的高度永难企及。 燕京大学有着众多杰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等等。历史上的燕大至今仍是北京大学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今天的北大有着深远的影响。北大西门上面挂有北大校友,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的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北京大学书写的校名,他所书“北京大学”四个字苍劲有力,气势雄浑。

校门左右两侧还有一对威武的石狮,鬓发虬卷,目光炯炯有神,使西校门更增加了几分庄严。关于这一对石狮的来历,有人以为石狮取自圆明园,其实不然,它们乃是原燕京大学于一九二四年从民间购得的,在北大文书档案馆里,还存有当时购买这对石狮的契据,全文是:

“立字人文翰章,兹因祖遗有石狮一对齐整无损。今因合族生计艰难,商同合族允可出售。今经介绍人贞德元等说合,卖与燕京大学使用。三面言明议价现洋柒佰元,先付定洋壹百元,俟起运时全行付清。再者起运经工人手重损坏,并连脚有失,本卖主概不负责。本买主按约履行付钱呈数。以此立字为证。

校门历史

西校门内一座精心镂雕镂的石桥,也由校友所捐,名校友桥,弯弯小桥,淙淙流水,蕴涵北国江南的神韵。旁有年代久远的银杏树,她是燕园里的老人。正对西门的是校园的主要建筑,即现在的办公楼,其间空地上还耸立着从圆明园迁来的两只华表。西校门向西而行,是清代名园鸣鹤园的遗迹;往南的一片绿地和荷塘,是明末画家米万钟勺园故址。

西校门和校友桥留下了许多北大校友的记忆。对于90多岁高龄的侯仁之先生来说,人生的许多良辰美景,似乎都比不上70多年前他初入燕园的那个秋天,他动情地写道:

“一进西校门,半亩方塘,一个石桥。我来的时候还有水,从(桥)底下冒下出来,那个时候看见真是心里高兴啊,一进来以后想起一首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对于北大而言,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或者将来,西校门的地位都是极为重要的。西校门作为燕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已经成为北大形象的重要代表,也是人们认识北大的重要窗口。如今的西校门已经不单单是师生进出的校园大门,而是已经演变为北大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进入西门,就进入了北大这块精神的圣地,登上了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19
西边那个,是正门,正门的意思就是有大型活动或者比较重要的人都经过的,其他人来了也大多会合影留念的地方,很复古那个,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那个牌子。
然后东门和东南门都是交通比较方便,但是并不是正门,虽然大一点,希望可以采纳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4-19
西门追问

就是那个很复古那个吗?

很经典的那个?

追答

追问

那西门离清华近吗?

追答

穿过去,从东门出去,过马路,左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