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千度高温可以把人冻死,不是烫死?

如题所述

因为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真空里,虽然有一千度高温,但人体吸收不了多少热量,时间久了人就被冻死了。温度的趋同过程实质上是分子热运动频率的同步过程,并不是动能的转移并使分子的动能趋同的过程,温度仅与物体辐射强度峰值对应的分子的振动频率相关。当一个物体内的所有粒子都处于量子力学的最低动能时,运动的剧烈程度降低到了极限,那么温度就达到了绝对零度。

原理大概就是这样:气温37度时人会觉得热,但是洗澡的时候水温 37℃ 会冷。因为气温37度时你整个人都在37度的环境里,热量散发不出去,你必须出汗才能散热,所以你会感到热。而37度的水温时,往往气温不到37度,淋浴时你的身体又不可能全部被水覆盖,水蒸发还会吸热,所以你感觉到冷。

冬天让人去摸相同温度的铁和木头,人会感觉铁温度更低。人对于冷热的体验,感受的不是温度的高低,而是热量传递的多少。相同温度下,接触物体导热系数越高,接触面越大,如果接触物是流体,流动速度越高,传递的热量越多,则人感觉越冷或越热。 

温度从微观上反应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它与分子的动能有关,所以温度增加内能一定增大,但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也不一定是由于吸收了热量,还有可能是由于外界对物体做功。


事实上人体一直在散热,让人感觉冷还是感觉热的是皮肤表面的感受器,而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北方干燥的30摄氏度和南方湿润的30摄氏度完全是两个改念,原因就是南方湿度高,湿气阻碍了热量的散失,人体感觉很热;而北方湿度低,风一吹就能带走散失低热量,人体很快就能感觉到凉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5
可以体现出运动的物体分子越剧烈,那么产生的热量值就越高,而同样的温度下,粒子运动的程度非常的低,那么热度也就极其的低。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哪怕1000度的温度,如果粒子不运动的话,依旧给人非常寒冷的感觉。
第2个回答  2020-01-15
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当温度达到一千度的高温,人体蛋白质直接就凝固,人就会死亡。就像煎蛋一样,蛋一下高温油锅里直接凝固一样。
第3个回答  2020-01-15
其实温度的体现不仅仅只有表面的数字而已,还体现在热度上。 热度可以体现出运动的物体分子越剧烈,那么产生的热量值就越高,而同样的温度下,粒子运动的程度非常的低,那么热度也就极其的低。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哪怕1000度的温度,如果粒子不运动的话,依旧给人非常寒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