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边缘学生

什么是边缘学生

即学生中边缘群体。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在校学生的情况变得有些复杂。一些家庭贫困、学习成绩差或身体有疾病的孩子,容易成为学校里的“边缘群体”,产生极度自卑、自尊心极强、个性过度敏感等心理问题,被视为“怪人”。

长此以往,他们甚至可能演变成悲剧性角色。家长的言传身教,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于消除校园“边缘群体”都十分重要。

扩展资料:

解决方法:

对于这些学生,老师首先要不放弃,多关注。上课多关注他们,挑简单的问题多提问他们几次。其次要降低要求,渐进培养。对他们要求低一点,不要总是恨铁不成钢,要引导他们逐步取得进步。

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来该是善良的,如果人们能够改变对“边缘群体”的态度,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耐心解答他们在学习上的困惑,用言语和行动去鼓励帮助他们,哪怕只是送上一抹友善的微笑,也可以驱散他们心中的灰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校园边缘生多存心理问题 不及时关爱或演变至悲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2
王晓春定义的边缘学生是指那些虽然有学籍,但因厌学而不去学校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中小学生。他们生活在学校的边缘,是学校的流失生或者候补流失生。

根据研究,他把边缘学生分为两类,一类处于学校与家庭边缘,“往回缩”,可称为家庭型边缘生,另一类处于学校与社会边缘,“向外冲”,可称为社会型边缘生。家庭型边缘生似乎“永远长不大”,而社会型边缘生则是“畸形的早熟”。家庭和学校对这两种学生基本上都失去了控制。

因为社会性边缘生多是学校里的“小霸王”,常与社会闲杂人员有联系,远离教师和家长,敌视教育工作者,并且这类学生往往有违法甚至犯罪的冲动、行为,需要公安机关介入,所以王晓春和他的同事们研究的重点是家庭型边缘学生。

“就算是家庭型边缘学生,只依靠教师的努力,也很难把他们拉回来。”王晓春说。

秀秀就是这样。本学年期中考试后,她突然就不去学校了。黄老师去家访,她躲着不见,她母亲强拉都拉不出来。后来,黄老师示意几个和秀秀关系不错的学生去劝。

“人是拖到了学校,可她竟然要跳楼!”黄老师没招了,但又放心不下,冷了几天后,再去家访。秀秀一声不吭,甚至自己躲在屋里看电视看都不看老师。无奈之下,黄老师留下电话。

“我告诉她,不管什么时候想上学了,想跟老师说说话了,就打个电话。”至今没听到回音的黄老师,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登陆论坛集思广益。

在该论坛中,不少班主任与黄老师同病相怜。记者不完全统计,在11月份中,类似的的求助有10多个。虽然各个案例程度不一,有的孩子初现厌学倾向,有的开始逃学,有的则明确提出要离开学校,但是一样的状况是,老师使用浑身解数,仍乏力回天。

比起黄老师,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市实验小学的彭慧仙还明白自己的对手是谁:“有的迷恋网络不想学习,有的讨厌规律性的校园生活宁愿呆在家里。”结果是一样的,摸索了5年,彭慧仙还是束手无策,每每眼睁睁地看着学生从学校“溜”走,她只有遗憾和痛心。

“边缘学生”带来的困惑苦恼着许多教师,尤其是担当管理重任的班主任。“虽然我为他热忱付出,给了足够关注,但他仍不可避免地渐渐走向边缘,孩子在家庭中失去的东西所造成的心理扭曲,已不是我这样一位只有四年教龄的年轻教师所能矫正的了。希望各位专家能给我帮助!”一位老师发贴这样呐喊。

根源:病因各异

关于边缘学生的成因,王晓春认为太复杂,每个人都不一样,“可以写一本书”。但概括起来又很常规,“主要是家庭教育失误造成的,其次是学校教育的失误,还有就是社会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首当其冲地是家长对孩子的娇惯,任孩子予取予求,“在家里是皇上,我为什么要到学校做臣子?”王晓春认为这是家庭型孩子往回缩的根源,这种做法产生很多后患:家长的过度保护会造成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擅长人际交往,这样的孩子很可能在学校出丑碰钉子。加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屡尝失败的孩子就不想回学校了。

并且家长一旦养成平时顺从孩子的习惯,就在孩子面前丧失教育权威。“日后孩子厌学甚至走向社会,家长很难帮上什么忙。”王晓春信手给记者拈来一个案例:小童是个自尊心挺强的孩子,小学时当班干部,做事认真,但升入初中的第四天就死命不去上课了。原来在开学的前三天,小童填表格、做作业不规范,被老师点了名。她觉得很丢脸,对学校产生畏难情绪,不肯去上课。

追根溯源,王晓春发现,小童敢于稍不顺心就“罢课”,是由于父母长期言听计从:为更好地照顾孩子,小童的母亲辞职做家庭主妇;因为一被批评小童就会哭,所以知道这个情况的大人们从来不批评她。

“这样娇惯的孩子当然难以忍受学校和家庭的落差!”王晓春认为其中更为棘手的是,惯孩子的家长解铃却不能系铃。

溺爱孩子只是家庭教育失误的一种,有的家长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轻的唠唠叨叨挖苦讽刺(软暴力),重则打骂(硬暴力)。这些孩子生活在焦虑、怨恨中,没有心思学习就会厌学,有的躲在家里伺机可能用暴力报复家长,有的就会走向社会。

另外,有些动荡破碎的家庭,孩子得不到关爱,不眷恋家庭,走向社会的可能性也很高。浙江省温州市第九中学教师方海东告诉记者,他询问一个学生为么不学习时,该学生回答:“爸妈不要我了,我学习给谁看?”

“这是社会型边缘学生的一些成因。”对于这类可能是罪犯预备队的学生,王晓春觉得必须向公安部门求援。

而学校教育的失误或者水平不高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学生的边缘化。许多老师恨铁不成钢,不断批评、惩罚孩子,试图让孩子短时间内赶上其他同学,但脱离了孩子原有的基础,超出孩子的能力,让孩子更加紧张。“本来很多孩子就站不住,你推一步他就倒了。”王晓春对学校教育中的失误很感遗憾,他研究发现,有的老师体罚孩子,有的老师留作业太多,有的轻易撤换学生干部,而这些都可能成为学生离校的直接原因。

另外存在一种恶劣的情况是,有的学校为了评优和保证升学率,给这类学生保留学籍,但不让他们参加考试,而放任他们外流;更有甚者为保证工作“成绩”,故意外推,加速了学生的边缘化。重庆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最近做了关于在校生犯罪的调查,发现他们大都有这样的轨迹:学习没兴趣—学习成绩差—有不良表现—老师漠视、同学孤立—放弃学习—学校要求转学、退学—学生辍学。

挽救:各尽其责

边缘学生滑出学校,缩回家里,或者回到社会,都可能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更影响到学生个人发展。

“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王晓春担心“伤势蔓延”,他认为学校必须肩负起责任,学校教育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改善。

学校平时一定要落实心理教育,尽可能帮助最多的学生,将问题遏止在源头。“对学生千万不能一刀切”,王晓春呼吁,对边缘型学生老师更要多一分耐心和包容,甚至开辟“特区”,“有时候你不肯让一步,学生也不能前进一步”。学校和家长的交流配合尤为重要,多多通气达成共识,单方行动是孤掌难鸣。

对于学校“劝退”差生的行为,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邦国认为,应该把在校生犯罪率、中、小学生中途辍学率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将在校生犯罪率列为文明社区的评比条例,督促各方正确引导学生。

但很多时候教师显得力不从心。方海东坦言,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只有学校,老师一方面没有那么多精力,另一方面能力不足以解决遭遇的复杂情况。

对此,王晓春建议学校应该向专家求助,在学生出现边缘化倾向时,专家进入指导教师和家长全力挽回。他和自己的同事为此而在努力着。

有时即使各方都在齐心协力,有些学生仍然不能像正常学生那样适应学校生活。采访中,方海东就提到一个他一直关注的孩子,一个很静、很乖的小姑娘。她上课从来不说话,眼睛直直盯着黑板听得很认真,但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她就很怕去学校,因为她觉得老师都不喜欢她。事实上,家长带她到医院检查过,证实她智力的确跟不上。

王晓春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可以设立特殊类型的学校,供一些个性特点和智力类型都不大适合目前中小学的学生就读,这样他们可以学得更好。这种学校不同于现有的残疾儿童学校和工读学校,而是为个性特殊的正常学生办的特色学校。

但不少人对此存疑,怎样界定哪些学生该去特殊学校,家长能否配合,这些学校能否招到优秀的教师?这些都是需要论证的问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2-16
即学生中边缘群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在校学生的情况变得有些复杂。一些家庭贫困、学习成绩差或身体有疾病的孩子,容易成为学校里的“边缘群体”,产生极度自卑、自尊心极强、个性过度敏感等心理问题,被视为“怪人”。长此以往,他们甚至可能演变成悲剧性角色。家长的言传身教,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于消除校园“边缘群体”都十分重要。
扩展资料:解决方法:对于这些学生,老师首先要不放弃,多关注。上课多关注他们,挑简单的问题多提问他们几次。其次要降低要求,渐进培养。对他们要求低一点,不要总是恨铁不成钢,要引导他们逐步取得进步。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来该是善良的,如果人们能够改变对“边缘群体”的态度,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耐心解答他们在学习上的困惑,用言语和行动去鼓励帮助他们,哪怕只是送上一抹友善的微笑,也可以驱散他们心中的灰暗。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校园边缘生多存心理问题 不及时关爱或演变至悲剧
第3个回答  2022-01-15

即学生中边缘群体。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在校学生的情况变得有些复杂。一些家庭贫困、学习成绩差或身体有疾病的孩子,容易成为学校里的“边缘群体”,产生极度自卑、自尊心极强、个性过度敏感等心理问题,被视为“怪人”。

长此以往,他们甚至可能演变成悲剧性角色。家长的言传身教,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于消除校园“边缘群体”都十分重要。

扩展资料:

解决方法:

对于这些学生,老师首先要不放弃,多关注。上课多关注他们,挑简单的问题多提问他们几次。其次要降低要求,渐进培养。对他们要求低一点,不要总是恨铁不成钢,要引导他们逐步取得进步。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14
王晓春定义的边缘学生是指那些虽然有学籍,但因厌学而不去学校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中小学生。他们生活在学校的边缘,是学校的流失生或者候补流失生。

根据研究,他把边缘学生分为两类,一类处于学校与家庭边缘,“往回缩”,可称为家庭型边缘生,另一类处于学校与社会边缘,“向外冲”,可称为社会型边缘生。家庭型边缘生似乎“永远长不大”,而社会型边缘生则是“畸形的早熟”。家庭和学校对这两种学生基本上都失去了控制。

因为社会性边缘生多是学校里的“小霸王”,常与社会闲杂人员有联系,远离教师和家长,敌视教育工作者,并且这类学生往往有违法甚至犯罪的冲动、行为,需要公安机关介入,所以王晓春和他的同事们研究的重点是家庭型边缘学生。

“就算是家庭型边缘学生,只依靠教师的努力,也很难把他们拉回来。”王晓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