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2000字的有创意的活动策划书

如题所述

活动策划书

一、项目活动组成

小算珠计划是一个爱心计划,她的口号是“让不同的运算,有同样的精确”。她援助的主要对象是落后的乡村学校,涉及到儿童、教师、村民邓人群,受益方向体现在英语能力、健康体格、健全心理、文明礼仪、安全常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儿童心理疏导、家庭儿女教育、公益事业项目推广等方面。本项目具有结构科学性、形式多样性、效益广泛性的特点。

(1) 项目活动分三个阶段对不同的对象进行重点关注,并对他的成效进行科学评估,确保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项目效益的实在性;

(2) 项目活动分三个方案,实行三个支队专题负责,确保项目活动的执行性和项目方案的完整性;

(3) 项目活动中建立“扶贫助学”长效援助帮扶机制和“绿色挂点联系制度”,确保项目计划的传承性;

(4) 项目活动中建立“乡村小算珠阅览室”和“乡村小算珠咨询部”,开展“乡村小算珠活动月”,确保了项目计划的推广性。

二、项目活动阶段

1.第一阶段(6月30日~7月10日)

1.1活动对象:岑溪中学、岑溪二中

1.2活动计划及成效:

在岑溪市各中学放假之前,由高中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一次“乡村小算珠计划”宣讲活动,目的在于让公益活动走进校园。并在其期间发起一次中型规模的募捐活动。

①“乡村小算珠计划”校园宣讲活动——爱心进校园,公益入人心,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同,为日后项目推广打好基础。

②“乡村小算珠计划”公益募捐活动——募捐到一定数量的图书、教学用书、杂志、文具、工艺品、生活用品等学生实用的实物。

③中学志愿者——作为日后项目校园宣讲者,为我们提供最新中小学信息,作为本土关爱力量的骨干。

2.第二阶段(7月12日~7月31日)

2.1活动对象:古味中心小学

2.2活动计划及成效:

古味中心小学作为古味学区的中心,在前期,我们已经和领导商量好了一切事宜,并得到了学校和村委的一致赞许。我们拥有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专业优势。

①“乡村小算珠”捐赠——体育设施用品,如乒乓球桌、单双杠、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图书,如募捐得到的、出版社赠送的;教学器材,如教学三角板、圆规、小黑板等。

②建立“乡村小算珠阅览室”——把所有得到的图书、杂志、教科书等组建一间开放式的阅览室。已知学校有一间废弃的图书室,校方已同意建立开放式阅览室。

③建立“乡村小算珠咨询部”——在学校挂牌成立项目咨询部,设点在阅览室,作为项目成果永久展览地。由校方推荐或轮值2~3名学生担任管理员和咨询员,也对小学生起到锻炼作用。

④开展“乡村小算珠活动月”——开展作文比赛、书画比赛、摄影比赛、书画展、作品展、名人展;提倡爱运动、讲礼仪;发动“爱心资讯”、“心事说说”等活动,开通“绿色倾诉通道”等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行为礼仪、心理健康。

⑤“乡村小算珠”支教——小学生英语能力培训,安全知识系统普及(如用火用电安全、交通法规安全、防盗防骗安全等),文明礼仪教育引导之类。

⑥“乡村小算珠”专题——对教师进行电脑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培训。我们中多数都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有专业优势。

3.第三阶段(8月1日~8月27日)

3.1活动对象:学区村委、中学站点

3.2活动计划及成效:

根据上两个阶段形成的成果,进行项目效益评估,及时作出相应的完善措施。通过阶段小结与成果交流,不断提升项目的实际可行性和社会公益性,最后根据成果扩大试点制,进行区域性推广。

①“乡村小算珠”支教——英语能力测试,根据成绩对口语或语法进行加强;安全知识考查,评比是否具备实际运用能力;文明礼仪评比,对语言与行为方面进行考查,分别作出相应完善措施。

②“乡村小算珠阅览室、咨询部”——制度完善,措施补救,确保项目的传承性和推广性。

③“乡村小算珠活动月”——对参赛成果评比,奖励优秀者;对活动反响作出评估;提交活动具体方案文档给校方,争取校方将此活动月当做校园文化节,形成一种传统,并不断丰富活动月内容和形式。校方现对此计划已经表示采纳,将争取改在每年5月举行,本土关爱力量已有稚型。

④项目成果推广——整理形成完整的项目成果,8月下旬在古味学区各村委、岑溪中学、岑溪二中等合作单位举行成果展出。选择在人流量大的路口,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效益,增强本土关爱力量。

三、项目活动方案

1.第一支队(义教支队)

1.1活动方案:统筹所有支教计划,全面负责支教成效。

①做好支教志愿者和支教内容的安排和分配,做好支教效益评估;

②负责“宣传小算珠活动月”“乡村小算珠主题辅导”活动。

1.2社会效应:

①全面提升小学生英语能力,增强安全知识应用,引导文明礼仪行为,拓展社会见识,加深艺术修养,健全心理体格;

②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更好适应现代化教学;

③形成活动模式,是本土关爱力量有“型”可循,更好的传承这项活动。

2.第二支队(宣传支队)

2.1活动方案:统筹所有宣传工作,全面负责宣传成效。

①暑期前组织做好各场志愿者招募、公益募捐;

②活动期间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

③负责各时段的海报、宣传单、成果展等;

④更新博客网站。

2.2社会效应:

①加深学生人群对本项目的认识,吸引他们投身项目实践中;

②引起社会、政府、教育部门对落后乡村教育的关注;

③唤起本土关爱力量,在岑溪市多处成立本项目机构。

3.第三支队(项目支队)

3.1活动方案:统筹所有项目机构建立工作,全面负责机构成效。

①负责对校的捐赠活动,及时与校方确定落实组建“阅览室”“咨询部”的方案;

②建立“扶贫助学”长效援助帮扶机制;

③建立“绿色挂点联系制度”。

3.2社会效应:

①缓解学校无体育器材的困境,丰富学生课余阅读生活;

②发展县城中学对乡村小学的对口支扶;

③团队与校方及站点挂点结对子,定期了解情况,长期引导帮扶。

四、项目活动内容

1. 乡村小算珠支教

2. 乡村小算珠捐赠

3. 乡村小算珠活动月

4. 乡村小算珠阅览室

5. 乡村小算珠咨询部

6. 乡村小算珠专题活动

五、项目活动整理

1. 成果形成:①阶段效益评估,专题效益评比,形成阶段性专题性成果;

②活动全程录像拍摄、摄影照相,教育技术学具有此专业特长。

2. 成果展示:①成果分主题分阶段展出,通过媒体、海报、博客不断丰富;

②在学校、村委、街道等人流量大的地点展出。备选:学区村委、大业镇政府、市教育局、岑溪人民广场、岑溪中学、岑溪二中。

3. 成果交流:①根据人们的反响和建议,总结经验,做好记录;

②与相关公益项目作经验交流,成果互享。备选:“小黑板·多带一个”、 “五彩画笔·绚烂童年”、“金凤计划”等项目。

4. 成果推广:①不断完善试点工作,扩大试点制,先后在镇、市、区进行区域性推广;

②与相同相关的公益项目或机构合作联合,推行分站点制;

③联系媒体,全面推广。

5. 成果传承:①撰写活动总结,经验感想,完善小算珠志愿者服务手册,以文件形式保存好,方便今后借鉴和引用;

②根据长效机制和挂点制度,不断在项目试点地和项目团队充实新成员,不断加固与寻找项目合作机构,使“小算珠计划”长期运行,长久传承。

六、项目活动附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