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有些事,怎么也说不清[命题作文]

如题所述

散文重在抒情,也贵在抒情。因此,如果是写人叙事,则要借事写出自己对某人的深深眷念或者对曾经岁月的悠悠情怀;如果是写景状物,则要托物抒发个人对生活或者人生的感悟。真情实感,散文之魂。
那么,散文中的“事”是如何呈现的呢?一般以两种形式呈现:1.不是牵动社会神经的大事,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丝丝小事,或曰琐事;2.即使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较为完整的一件事,也不是像写记叙文那样将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往往只撷取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片段。但是,我们在写这些琐事或片段时,又一定要流泻一片真心、倾注一段真情:或尊师爱长,心绪奔腾;或恸亲伤逝,悲痛难抑;或遭逢困厄,郁愤难平;或怀乡思人,婉转缠绵。如果能将这些琐事或片段用情感的线索巧妙地组合起来的话,那就是韵味深长的散文,此之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如何让情感融入散文呢?首先,面对题目,我们要搜寻自己生活中有关的人物、事件乃至画面;接着,用心过滤出其中的情感因子,即曾经使你的心弦颤动过的某一个点;最后,把这样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用形象生动的文字表现出来,让字里行间溢满绵绵情意和幽幽诗意。
当然,在对琐事或片段的叙述中,为了增加散文的情感底蕴,也要适当运用一些写作技巧:
第一,画面神化。在写人叙事散文的写作中,为了增加抒情性、文学性,往往要适当地来一点写景状物,模山范水,这就有了画面描写;而散文的画面如果没有飘逸神韵诗意的话,那就是“死”画面。试想,杜甫如果不是孤独悲秋,笔下就不会出现“萧萧”的“无边落木”;李清照如果不是“凄凄惨惨戚戚”,就不会绘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图景。因此,“画面神化”就是美景丽物与神韵诗意的融合。其神韵,是感人的情趣;其诗意,是灵动的文字。
那么,如何使画面神化呢?概言之,即绘声绘色,描情摹态。具体言之,除了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之外,还要运用“想象掘进”法。一般来说,在开始生成画面时,也需要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但那指的是生成现实之景;而作为写景状物的散文,还要在现实景物之上加一点想象之景,而且这个想象的层次还要尽可能逐步掘进,使散文的神韵诗意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体现出来。下面举一习作《生如葱兰》中的一段话为例:
葱兰的颜色是如此的洁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只是纯粹的白。白得无畏无惧、肆无忌惮,纯粹得叫人嫉妒。她的花瓣是如此舒展,毫无保留地露出她金黄色的花蕊——像是一颗炽热的心。那滚烫的金黄啊,我真怕会溅出来。而她的花柱高高地立起,卑而不微,纤而不弱。从侧面看去,她则呈现一种拥抱的姿态——张开双臂企图把蓝天拥在怀里。
这一段话写了葱兰的颜色、花瓣和花柱三个方面,这是现实之景的主线。但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景物主线的感知上,而是借助想象不断延伸。例如作者写了葱兰的“金黄色的花蕊”,接着说“像是一颗炽热的心”,这就是展开的浅层想象;“那滚烫的金黄啊,我真怕会溅出来”,这是更深层次的想象,因为它完全是建立在一个想象“炽热”之上的。由于有了这两个层次的逐步掘进,作者对葱兰的礼赞向往的神韵就飘逸而出了。
可见,“画面神化”可以让画面既充满动感,又溢满人情,从而见出内情与万物相生、心声与天籁交融的韵致,此之谓“体物赋情”,“形神兼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7-27
有些事或许有些人永远也不知道,因为他不是真正懂你的那个人。
遇到喜欢的男孩,女孩放弃了自己的原则,一切原则都对男孩大门敞开,男孩却不知。女孩在拼命理解着男孩,为一些事替男孩找着借口,宽慰着自己。女孩的原则一次次为男孩放弃,男孩却依旧如故。女孩喜欢男孩的沉默低调,喜欢男孩的洒脱,女孩也想潇洒的装酷,但女孩还是没有那样做,尽管本性是羞涩的,女孩放下了矜持,一次次向男孩靠近。原来的女孩不管对谁,只要碰一次壁,就绝不会有第二次,更何况现在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女孩一直在想:俩人都潇洒,那咋办?女孩甘愿退让,甘愿放弃原则,只要男孩明白女孩一切,一切都不重要了。日子一天天过着,女孩还是乐此不疲的去碰壁,在她自己的世界快乐。
有一天,男孩走了,对女孩说,忘了我吧,我们不可能有结果。女孩哭了,之后还像以前一样主动和他联系着。慢慢的,男孩拒绝了女孩。
半年后又获得了联系,女孩打电话的手把电话握得紧紧的,要抓坏似的。心里还是一样的紧张,身体还是一样的颤动,男孩还是一样的漫不经心,女孩还在为他找借口,骗自己。
只是女孩终于明白:在男孩心中的那个人不是她。别人说她傻,没有关系,只要男孩能明白女孩,一切都有价值。如果他也说女孩傻,那女孩就真没有再走下去的意义了。结果是男孩说,你不用再傻了,,你让我想到你就很烦,更别提联系了。女孩的心一下子沉到了寒冷的冬季,原来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男孩眼中的傻,。在男孩面前,女孩很不伪装,就像在爸面前一样,有啥讲啥,很无赖似的。在男孩面前,什么尊严,什么原则,统统没有了。未曾想在男孩心中竟如此卑微,并看不起女孩的卑微,这便是爱与不爱的区别吧,只是女孩才明白。
女孩为了心中神圣的爱情,放弃了自己的尊严,自己的原则,忘记了自己的梦想,太相信男孩而忽略了朋友的话,爸爸的话,没有给自己留条后路,以至于伤碎了心也无济于事。女孩不怪男孩,还挺感谢男孩的,感谢男孩以最真实的面目面对女孩,让女孩不用再继续丢脸,不用再幻想没有结果的爱情。
爱情,如果卑微到放下所有的骄傲和尊严,就算得到他的人,也永远得不到他给的独一无二的幸福。爱情,平等了,才值得等待。
那会还离开就没想过再联系,女孩家的号码男孩都没记过,更别提联系了。他讨厌女孩对他的依赖,讨厌女孩的卑微。
女孩在心中暗暗发誓:在二十四岁之前,不再相信除爸外的异性朋友,并且一切拿不定主意的事,都听爸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