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开国皇帝是谁,为什么被世人称做精神病皇帝???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如题所述

拓跋珪——(371——409)字涉圭,鲜卑族人,北魏开国皇帝,北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386年称魏王,398年称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史称魏道武帝。在位期间,迁各族人40万到平城,实行了以民族融合为主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长期游牧的鲜卑族向农耕文化过渡,完成了封建化进程,为北魏中国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拓跋珪出生在参合陂北(内蒙古凉城县西北50里石匣子沟),祖父是拓跋代国的建立者昭成皇帝什翼犍,故幼年生活在皇宫中。拓跋珪 6岁时(376)前秦皇帝苻坚率兵进攻代国,什翼犍被子杀死,所部众叛亲离,代国灭亡。拓跋珪臣属独孤部,开始早期流亡生活。此时,拓跋珪 虽年幼,但性格刚强,被认为是“光复洪业,光扬祖宗者”。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颠覆,北方短暂的统一为分裂割据所取代。拓跋珪乘势纠集诸部,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一月在牛川(内蒙古锡拉木林河)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下设南北部大人统令诸部,并班爵叙勋,确立统治阶层。同年四月,拓跋珪称魏王,定年号为登国,改国号为魏,是为北魏。 拓跋珪即代王位时,整个塞上还处在分裂状态,为了稳固地位,统领名部,成为塞上一支强大势力,拓跋珪即位后就开始了巩固势力、扩大地盘的斗争。首先,依靠前燕国的支持,南击败了刘显部和窟咄的入侵,使北魏南部边境得以安定。此后,拓跋珪由守转攻,开始北征西讨。登国三年(388)五月,大破库莫奚部,保证了北部安定。同年,拓跋珪率军西征,先攻解如部,又大破叱突隣部和高车诸部,在前燕军支持下进攻贺兰、纥突隣、纥奚等部落,迫使纥奚部大人库寒和纥突隣部大人屈地隣率部归附拓跋珪。登国六年(391),北魏西部最后一个主要敌人刘卫辰派子直力ti进犯北魏,拓跋珪率军迎击,大败并生擒直力,获刘卫辰尸,枭首示众。拓跋珪至此成为塞外唯一的强大部落。 北魏政权得以初步巩固后,拓跋珪开始向外扩张,图谋统一中国北方的大业。北魏当时邻国后燕的皇帝慕容垂是拓跋鞬的外公,曾支持拓跋珪攻打塞外诸部。随着拓跋珪势力的日渐强大,双方矛盾不断加深。395年,慕容垂令其子慕容宝率兵进占北魏属地五原,十月,北魏在参合陂大败后燕,皇始元年(396),北魏乘机攻占了后燕的并州(今太原西南),同年从井陉(河北井陉县)进入河北,围攻后燕都城中山,一年后,中山城被占领,拓跋珪扩张的信心大增,遂长驱直入中原,攻取晋阳、邺等名都重镇,尽有今河北、山西二省之地。在向外进攻的同时,拓跋 还平定了内乱。 天兴元年(398)七月,拓跋珪定都平城(山西大同市东北),营造宫室,建筑宗庙,设立社稷。十二月正式即皇帝位,史称道武帝。拓跋珪称帝后,除于天兴二年(399)亲率三路大军北向出击大破高车诸部,解除北部边境的威胁以外,基本没有再发动大的军事行动,注意力集中转向国家建设。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连续不断的征战,使他深切体会“诚思成败之理,察治乱之由,鉴殷周之失,革秦汉之弊,则几于治矣”。因而从立国之初,他就大量任用汉人士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把北魏逐步引导到封建化的道路上。 拓跋珪首先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天兴元年(398)定都平城后,依照汉制建宗庙、社稷,并诏令董谧制定出一整套封建的祭祖、祭庙、朝拜皇帝及其他方面的礼仪制度;依从汉士族出身的崔玄佰的提议,认为北魏统治得阴阳五行中土德,土色黄,故北魏的礼服皆用黄色;又由三公朗中王德定律令、申科禁;太史令晁崇造浑仪、考天象,使国家机构逐步完善起来井纳入封建化轨道。同时在鲜卑贵族中据行爵位利,“班爵叙勋”,令邓渊建立爵品,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鲜卑贵族成为封建士族地主,与汉族士族相高下,打破“华夷有别”观念,造成鲜汉一体的统治局面。 拓跋珪为建立封建制度,早在皇始年间(396—398)初建台省时,就令尚书以下的官吏由文人充任。拓跋珪一面任用文人统治,一面加强对官员的督察。天兴元年迁都平城不久,即派使者到郡县巡察,发现不守法的官吏即行上报,由拓跋珪亲自审核处理。镇西大将军、司隶校尉、毗陵王顺就因犯法被削官。 拓跋珪注意文化教育,以儒家文化作为统治工具,称帝的次年,他就诏令设立《五经》博士,增加国子太学学生3千人。天兴四年(401),又集博士、儒生比较诸经文,义类相从,编成4万多字的《众文经》,深入传播儒家思想,使之成为拓跋珪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北魏建国始,还没有从游牧部落生产方式中走出。拓跋珪即位后,采取“息众课农”政策,让原属游牧的民族定居下来,弃牧从农,扩大农业生产、增加国库收入。到登国初年,进一步规定“散诸部落,始同为编民”,解散原来的部落,使郡民分别定居于一定的土地上,纵为奠长也不例外,使拓跋珪鲜卑逐渐完成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过渡,社会发展逐渐转入封建社会。农耕生活的出现,农业生产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拓跋珪对发展农业的重视也日益加强。登国九年(394)拓跋珪派东平公元仪在黄河以北的五原到棝阳塞外建立屯田,解决官粮。平定中山城后,拓跋珪在归平城途中,将山东6州百姓及徒何、高丽等族36万人,加上百工伎巧10余万人一起迁到平城安居落业,发纺耕牛,实行计口授田。此外在京畿外实行课田制,派官向农民征收田赋。计口授田和课田制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起源。 为了维护刚刚建立的北魏政权,拓跋珪推行大族豪强迁离本土的政策,令各地豪强脱离开依附的土地和民众,使他们失去反抗的人力和物力基础。天兴元年,他一次就将6州22郡的守宰、豪杰、吏民2千家迁到平城,一方面是为了充实平城,另一方面就是置最易叛乱的人于北魏政府势力控制之下,这一政策为北魏以后历代皇帝所继承。 拓跋珪建立北魏时,关中还有羌族建立的后秦政权,南方有东晋政权,北方还有蠕蠕的威胁。拓跋珪一面理国,一面安边。但因国力还不够强盛,统一北方的任务是由后代拓跋焘完成的,而北魏一代,与南方的汉族政权基本处于对峙状态。 作为魏国的开国皇帝,拓跋珪开疆拓业,举贤任能,立下汗马功劳,但鲜卑贵族中的守旧势力是不能允许有一个封建主义的皇帝存在的,在新旧势力的斗争中,天赐六年(409),拓跋珪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被他的儿子拓跋绍杀死,死时年仅39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8
北魏(386年-534年) 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自公元386年,拓跋珪称王建国,至534年魏孝武帝兵败逃往长安投奔宇文泰,历经十四帝,凡一百四十九年。初,建都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398年,迁都于平城(今大同),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拓跋宏493年起迁都洛阳,大举改革。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编辑本段1.道武帝建立北魏和北魏的崛起 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酋长拓跋诘芬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酋长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公元338年,首领什翼犍建立代政权,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376年,前秦苻坚攻代,什翼犍战死,代灭。 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公元386年,鲜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孙)恢复代政权,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公元395年,后燕攻北魏,拓跋珪在参合陂(今山西大同东南)大败后燕军,并乘胜南下,夺取中山(今河北定州市)、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重要城镇,拥有黄河以北地区,成为北方的强大势力之一。 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珪称皇帝--即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击败后燕进入中原后,奖励农业生产,其奴隶主贵族也逐渐汉化转化为封建地主。拓跋珪招纳汉族大地主参加统治集团,加快了鲜卑拓跋部的汉化进程。 编辑本段2.北魏太武帝马踏漠北,一统北方 拓跋珪死后,其子拓跋嗣(魏明元帝)、孙魏太武帝拓跋焘承其前业,擢用汉族大地主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渤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数百人担任官职,形成了拓跋贵族与汉人世家豪族的联合封建政权,国势大盛,拓跋嗣死后,16岁的拓跋焘即位,即位之初就以少胜多,顶住了当时北方大漠政权——柔然的疯狂入侵。拓跋焘开始主动反击柔然,先后13次出兵柔然,以429年战果最为辉煌(参见百科北魏破柔然之战)征服了漠北一带,柔然臣服,为日后统一北方又迈出重要一步。另外,在对柔然的作战中,俘获的牛羊骆驼等牲畜也为北魏缓解了后来的饥荒。 于公元427年,用3万骑兵攻破了坚不可摧的统万城,从此北魏统一北方的形势已经不可逆转。 于公元431年灭夏,平山胡,西逐吐谷浑,又于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使北方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复归于统一,南北朝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拓跋焘统一北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同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环境。北魏建国皇帝真是个精神病吗? 在战乱频繁的十六国时期,人口奇少、极不开化的鲜卑族的拓拔部竞消灭群雄,统一北方,建立起庞大的北魏帝国,开启一个胡汉分治南北的新时代——南北朝时期。北魏帝国创始者就是拓拔珪,他是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也是历史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在他不到39年的生涯中,前后的所作所为竟判然若两人,其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拓拔珪少儿时期的生活多灾多难,但坎坷的经历锻炼了拓拔珪。前秦灭亡后,拓拔联盟重建,16岁的拓拔珪被推举为代王,后改称为魏王。他首先灭掉了觊觎王位的叔叔,又一举兼并了势力强大的独孤部族;不久又与中原的后燕联兵,彻底击溃了强盛的宿敌铁弗部;在控制塞北后,挥兵东下,迅速占领后燕的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拓拔珪重立国号为魏,定都平城。一个渺小的部落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有着赫赫武功的盖世英雄拓拔珪,在不过十年的时间内却变成了另一副模样:他变得焦虑起来,忧闷不安,经常数日不食,或整夜不睡觉;他也变得多疑起来,认为左右的人都不可信,大臣们或脸部颜色变动,或喘息不调,或行步乖节,或言辞失措等等,他都以为是对自已怀恨在心,就亲手殴打这些大臣,死者都陈尸殿前;他变得怪异起来,终日竟夜自言自语,好像和旁边的鬼神对话,如果有朝臣在这时来到他面前,他就会追其旧恶把他们杀害……。一个横扫天下的英雄怎么突然之间会变成一个不可理喻的怪人呢?后人对拓拔珪这种反常行为,曾有过多种解释:有人斥责他生性残暴;有人骂他是夷狄本性。更人学者认为以上的观点都是以正常人的标准评价拓拔珪,其实这位盖世英雄并非故意倒行逆施,而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史上所列拓拔珪的怪异行为都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那么,拓拔珪是怎样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的呢?专家们从外部因素和身体内体因素进行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大谈玄学,信仰道教,注重生命,希望长生不老,当时流行服食一种名为寒食散的药物。寒食散也叫五石散,其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铅、汞、锰、硫、砷等等。长期服食此药物的人,易造成药物中毒,引起精神障碍。不少魏晋名士行为怪异,甚至断送性命,与服此药物有关。史书记载拓拔珪也大量服食寒食散,因此他的精神分裂症与服食五石散是分不开的。 拓拔珪患病与外部因素有很大关系。在金戈铁马、摧城拨寨上,拓拔珪战功赫赫,可谓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但在建立北魏后,他却陷入两难境地。他在中原建立北魏政权,但却大量保留胡风胡俗,因而他不能像汉族皇帝一样轻易驾驭政权,反而行动处处受人规范、制约,甚至皇位也不断受到威胁。面对这种两难境地,拓拔珪无计可施,限于极度的矛盾之中,过分焦虑的心情也导致了他精神上的分裂。 拓拔珪只活了39岁,短暂的一生前后竟如此截然不同,是否是精神分裂症的折磨着这位盖英雄,恐怕也是历史上一宗疑案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8
北魏的开国皇帝是 拓跋珪 拓跋珪少年时期多灾多难,但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前秦灭亡后,拓跋联盟重建,16岁的拓跋珪被推举为代王,后改称为魏王。他首先灭掉了争夺王位的叔叔,又兼并了势力强大的独孤部族;后又与中原的后燕联兵,彻底击溃了强大的宿敌铁弗部;控制塞北后,又挥兵东下,迅速占领后燕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拓跋珪重立国号为魏,定都平城。就这样,一个渺小的部落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然而这位盖世英雄拓跋珪,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却变成了另一副模样:他焦虑不安,经常数日不食,或整夜不睡;他也变得多疑起来,认为身边的人都不可信,大臣们任何一个小细节的变化,甚至是喘息不调,都被他认为是对他怀恨在心,这个有着赫赫战功的英雄怎么会突然之间变成一个不可理喻的怪人呢?有人斥责他生性残暴,有人骂他是夷狄本性,也有人认为他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而史上所列拓跋珪的怪异行为正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第3个回答  2014-04-29
此人乃是历史上响有盛名的北魏道武帝拓拔硅。出生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原始部落--鲜卑拓拔部落 之后便举兵消灭群雄,统一北方,建立起庞大的北魏帝国,开启胡汉分南北制度,其卓越的功勋也是不可争议的!至于说他患有精神分裂症?《晋书》上也有提倒过。我认为其一是服了一种名为寒食散的药物所导致的,据说长服此药的人容易造成药物中毒,引起精神障碍。其二便是宫廷内外的权利斗争也有很大的直接因素。北魏建国之处,拓拔圭立都中原的邺城,但部下首领久居北方水草之地,不愿移都中原,因而导致各部叛乱不起。拓拔圭五计可施,限于极度矛盾焦虑之中,也同样使他精神的分裂加重。。。 这位盖世英雄在短短39年当中前后一生叛若两人,精神分裂症的折磨陪伴他走完了人生最后的路程。。。。。。。
第4个回答  2014-04-29
据我对初中所学知识的记忆,开国皇帝应该是孝文帝吧 !至于为什么被称为精神病皇帝 ,我想也许是因为(只是猜测)他态度十分的强硬,要求少数民族人民学习汉族文化,穿汉服。。说汉语。。起汉族名字。。还要与汉族人通婚等等,有些少数民族同胞不能在一时间接受这种变化,所以觉得他有点SJB吧,但是他对历史的贡献是很大的。这只是我的猜测,供您借鉴,如果我说的有欠缺,望您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