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是谁啊

如题所述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领袖,学者。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 1873年出生于广东新会县。1889年广东乡试中举人。1890年始受学于康有为 。1891年随康有为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 改革维新的道路,世人合称“康梁”。同年与其妻李蕙仙结婚。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1902年11月《新小说》创刊。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之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3年春由于妻子癌症复发病逝,梁极为伤悼,此后尿中开始带血。因不愿增家人之累,秘不告人。到1926年1月,怀疑自己得的是癌症,才同意到德国医院检查。经名医克礼诊察后,发现是尿血症,但始终找不出病原所在。此时的梁启超还未意识到病情的严重,对病情还比较乐观。他在2月9日给长女令娴的信中说:“其实我这病一点苦痛也没有,精神气体一切如常,只要小便时闭着眼睛不看,便什么事都没有,我觉得殊无理会之必要。”1926年初他发现尿中有血,到北京协和医院检查,诊断出一个肾病变.协和医院的大夫检查了好几天,最后判定是右肾生瘤,于是在3月16日动手术将右肾全部割去。但割去右肾后,尿血仍未能完全停止,协和医生只能做消极性防治,不能做积极治疗。后发现由于实习医生之误,为误将健康右肾切除。经名中医唐天如医治,渐康复。1928年由于经历恩师康有为去世,爱徒范静生去世,王国维投湖等大悲之事严重打击了他,11月12日他已不能伏案工作了。由于他知名度高,当时主要报纸《申报》对他的病情给予了高度关注,1929.01.18《申报》快讯《北平》第7版云:梁启超今日病状弥笃,医生诊断为莫奈里菌繁殖所致,殆无生望云,(十七日)梁启超病势埀危。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日《申报》第4版刊载《梁启超昨在平病故》一文:北平 梁启超今午后二时病故於恊和医院,年五十六,遗骸运广惠寺。梁启超病逝后,京沪之间悼念他的人很多。 [2] 著作名录《少年中国说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敬业与乐业》《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民说》《饮冰室主人自说》《中国文化史》《饮冰室主人全集》《李鸿章传》《曾国藩传》《王安石传》《饮冰室合集》《梁启超选集》《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变法通议自序 论不变法之害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续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论学会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 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说动 论湖南应办之事呵旁观者文 中国积弱溯源论(节录)立宪法议 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西学书目表后序 倡设女学堂启湖南时务学堂札记批(节录) 成败英雄与时势 文野三界之别古议院考 《西学书目表》后序养心语录 国权与民权讲演集湖南时务学堂答问(节录) 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梁任公与英报记者之谈话 在中国公学之演说 人权与女权 情圣杜甫屈原研究 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书信集致汪康年书 与严幼陵先生书致康有为书 致康有为书(1900年)致孙中山函三件 致康有为书(1902年)致孙逸仙书 致康有为书(1912年)诗文类去国行 纪事二十四首读陆放翁集四首 壮别二十世纪太平洋歌留别梁任南汉挪路卢 二首浪淘沙 贺新郎传记类戊戌六君子传敬业与乐业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6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1]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2]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 [2] 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第2个回答  2014-04-30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学者。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采纳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14

一分钟了解梁启超

第4个回答  2014-04-30
梁启超,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教育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康有为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