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在进一步细化项目绩效目标中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为2017—2020年各地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子项目提供指导意见和实施依据,围绕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分层分类培训和校长专题研修, “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支持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设立兼职教师特聘岗,进一步细化项目绩效目标,明确内容形式,规范工作流程,提出实施要求。指南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目标导向。服务精准扶贫、制造强国、区域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等紧缺领域、中西部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分类明确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示范培训、卓越校长专题研修、创建中高职教师专业技能创新示范团队、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常态化机制等目标,以目标定任务,以目标评绩效,以目标抓落实。

二是质量为重。紧紧围绕提升教师素质能力这一中心任务,创新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及工作机制等方面,不断提升项目实施质量。强调项目承担单位资质要求,择优遴选国家级和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承担项目。规范项目立项流程,推动区域、校企、校际协同申报和实施项目。加强专家视导和培训专家团队建设,为项目实施提供专业化咨询和指导。分层分类按需施训,合理选择培训方式,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企合作开展教师企业实践,细化兼职教师聘用条件,提高兼职教师的层次和水平。

三是管理增效。明确国家专项支持与地方统筹实施的职责任务,完善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项目管理体系。组织开展项目需求调查,根据职业院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明确项目设置、培训计划人数、经费支持标准、培训形式内容、学时(学分)要求、兼职教师聘用规模等。实行项目信息化管理,对项目申报、基地遴选、项目评审、学员选派、培训实施、检查指导、经费监管、总结评估等全过程进行管理,保证项目实施环节规范有序,切实提高国家级项目的管理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