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鼻”的偏旁部首是鼻,是上中下结构。

二、基本释义 

1、鼻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和呼吸器官:鼻子。

2、鼻儿,器物突出带孔的部分:针鼻儿。门鼻儿。

3、创始:鼻祖。

三、组词有扑鼻、鼻儿、鼻眼、鼻沟、鼻钩、鼻张、哭鼻、鼻嚏、鼻珠、鼻哥、鼻音、鼻龙、搐鼻、鼻凹、鼻道、鼻疮、蚁鼻、蜡鼻、鼻板、有鼻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鼻,凡鼻之属皆从鼻。

白话版《说文解字》:鼻,所有与鼻相关的字,都采用“鼻”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鼻珠:方言。鼻子。

《醒世姻缘传》第七六回:“幸得别人再三力救,仅抠瞎了一只眼,咬落了个鼻珠,不致伤命。”

2、扑鼻:气味冲鼻。

《花月痕》第九回:“直几上供一个磁瓶,插数枝水栀花,芬香扑鼻。”

3、鼻烟:酵烟叶粉末调香而成,以鼻吸用的无烟烟草制品。

《红楼梦》第五二回:“ 宝玉 使命 麝月 ,取鼻烟来,给他闻些,痛打几个嚏喷,就通快了。

4、鼻息:特指熟睡时的鼾声。

王统照 《搅天风雪梦牢骚》:“而左侧的景武也有了鼻息呼呼的声音。”

5、鼻祖:比喻学派创始人。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故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不能不推马克思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8

一、鼻字的部首是鼻,拼音bí。

二、释义:

1、鼻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和呼吸器官:~子。

2、鼻儿,器物突出带孔的部分:针~儿。门~儿。

3、创始:~祖。

三、字源解说:

“自”是“鼻”的本字。自,甲骨文像鼻子。当“自”的“鼻子”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像蛇信,感觉器官),表示“鼻”的嗅觉功能。

造字本义:人的脸部中央突出的呼吸器官。古鈢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像蛇信形状的写成不知所云的。籀文像正在呼气的鼻子。篆文将古鈢字形中的写成

文言版《说文解字》:鼻,引气自也。从自。凡鼻之属皆从鼻。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鼻,从吸气。字形采用“自、”会义。所有与鼻相关的字,都采用“鼻”作边旁。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相关组词:

1、鼻梁[bí liáng] 

鼻子隆起的部分:高~。塌~儿。也叫鼻梁子。

2、鼻烟[bí yān] 

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壶。

3、鼻尖[bí jiān] 

鼻子末端最突出的部分。也叫鼻子尖儿。

4、鼻酸[bí suān] 

鼻子发酸,比喻悲伤心酸:此情此景,令人~。

5、鼻饲[bí sì] 

用特制的管子通过鼻腔插入胃内,把流食或药液灌进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鼻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2

“鼻”的偏旁部首是鼻

    简体部首: 鼻 ,部外笔画: 0 ,总笔画: 14

    释义

    ◎ 嗅觉器官,亦是呼吸的孔道:~子。~窦。~孔。~腔。~涕。~音。~烟(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仰人~息。嗤之以~。

    组词

    ◎ 鼻翅儿 bíchìr

    [wing of a nose] 鼻翼

    ◎ 鼻疮 bíchuāng

    [pyogenic infection of nose] 鼻部的一种病。发病时鼻翼红肿,鼻孔内疼痛

    ◎ 鼻笛 bídí

    [nose flute] 高山族的一种乐器。用竹管制成,由鼻子吹奏

    ◎ 鼻窦 bídòu

    [paranasal sinus] 鼻腔周围的含气空腔

    造句 

    1、遇到这点儿困难就哭鼻子,你的感情太脆弱了。

    2、鼻子可以感觉气味,耳朵可以感觉声音。

    3、大象的鼻子由坚韧的肌肉组成,可以随意伸缩。

    4、小狗用鼻子挨近那块肉排,小心地闻了又闻。

    5、敌军被红军牵着鼻子转,甚至连红军的影子都没有发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22
鼻子的鼻部首是鼻。
第4个回答  2019-12-01
鼻子的鼻的偏旁部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