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分析(一首20分)

《那就是我》、《负心人》、《重归苏联托》。这三首,刚学要用,能回答的请赐教啊!我还会加分的啊啊!谢谢!
分析旋律性等……一首20分

1、曲调:曲调也称旋律。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是音乐的本质,是音乐的决定性因素。

相同音的进行方向称水平进行;由低音向高音方向进行称上行;由高音向低音方向进行称下行。

2、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3、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和弦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同时)重叠而形成的音响组合。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4、力度: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

5、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

6、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我国的五声调式等。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

7、曲式: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

8、织体: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和横向结合关系)。

9、音色:音色有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之分。在人声音色中又可分童声、女声、男声等。乐器音色的区别更是多种多样。在音乐中,有时只用单一音色,有时又使用混合音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1.《那就是我》的曲式上,并非像一般歌曲那样,采用分节歌或者是通谱歌的形式来创作,而是采用了歌曲创作中较为少见的单三部曲式,让情感有一次再现,前后呼应。曲式图示如下:

  引子+A+B+A 小节数:1~56~19 20~3637~50

  引子一共5小节,这里最别出心裁的是:在歌曲的引子里融合了两种调式(自然与和声小调)。引子1到4小节为自然小调,但是从第5小节出现了和声小调的标志音级——#Ⅶ音,此手法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歌曲当中的“民族味道”。而且在第5小节中还离调到了属调(d小调),通过“D2/D—D”的和声连接,最后在属和弦上终止了引子,这也看出作者创作中不拘一格的手法。故此,笔者认为歌曲的调性调式为g自然/和声小调,而不是平常所说的“羽调式”。从第6小节开始,钢琴声部上也完成了“D—t”的进行,进入了歌曲的A段。

  歌曲的第三个段落,除一处为适应歌词的节奏而加密旋律,以及结尾处的音区提高八度外,无其他改变,应为完全再现。

  2.意大利作曲家卡尔蒂洛的《负心人》从B段再次呼唤”卡塔丽”的名字开始,感情相当激动,推出第一次高潮。发展到C段,痛苦的感情可以说达到了顶点。这里出现了六组装饰音给旋律增加了色彩,听起来真像是如泣如诉,其间有几次停顿和休止,那绝不是只为了吸气或休息喉咙,而是一次比一次集中精神倾诉情感。由演员的倾诉引起全场观众的倾听,演员、观众通过交流都能在想象中感受到一个青年因为心爱的姑娘抛弃了他而痛苦万分,从而得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3.《重归苏莲托》 歌词原有两段,在第一段中,表现的是橘园工人在收获的季节,希望离他而去的爱人重归苏莲托的心情。
  这第一段从内容上分为四小段,第一段唱出海和大自然的风光,第二段唱出收获时节橘园的美景。第二小段演唱时要求体现出田园风光。
  从歌曲的旋律来看,旋律在表现自然风景的时候,要求在低音位上演唱弱起,整个部分平缓而抒情。分别在两个小段的末句都放慢速度:即“多么使人陶醉”“到处充满温暖”或“花坡春水路满香”“心中充满阳光”。
  晴朗的天空辽阔无边,宽广、蔚蓝的大海碧波荡漾;丰收的橘园美丽让人陶醉,绿色的橘树上缀满金黄色的蜜柑,蜜柑清新、香甜;这一切都让人的感官受到巨大的刺激,视觉和味觉都被调动起来。
  这么优美的自然风光、这么美丽的丰收景象多么让人留恋,多么让人喜爱。让歌唱者情不自禁地陶醉在这优美的意境中,也让听歌的人迫不及待地想置身于这美好的景色中。这里已经显示出歌曲并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家乡的景好人更好,还有爱你的人在等你啊!
  很快,歌曲发展到第三小段。
  第三小段一开始就写人,并且情感突起,乐音一下高了六度:“可是你对我说‘再见'”,乐音再高:“永远抛弃你的爱人”,第三句,高音再加上“强”记号“f”,“永远离开你的家乡”,这里特别强调“离开家乡”,因为前面已经把家乡描述得这样好,这么好的家乡真的让人不忍离去呀。可是你却离去了。乐曲在这里尽情地表现了橘园工人思念心中的爱人的强烈的情感。
  看吧!在写人的三、四小段中乐音都比前两节高。
  “请别抛弃我”,旋律带着呼喊,同时使用了延长音,增强了呼喊的效果,抒发了橘园工人内心强烈的感情。
  最后一句“快回来吧!”乐音在高音上结束,并两次使用延长音。这是橘园工人表达感情的高潮部分,余音持久扩散,最后在空旷的上空戛然而止。休止符中止了一切。感情强烈而真挚,真的有让远方的爱人不得不回来的效果。在运用高音的同时,乐曲也具有起伏感,乐曲的起起伏伏,就好像人的心情一样充满爱的波澜,爱的柔情,爱的呼唤……
  《重归苏莲托》,就是苏莲托的橘园工人希望远离家乡的爱人重归苏莲托。
  但是,当这首歌越过时空,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以后,它本来的意义并不重要了,有不少人并不知道这首歌的本意,可并不妨碍他们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来表达自己对艺术的喜爱,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挚着追求。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