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正宝/20世纪80年代哈师大中文系神一般存在的老师们(中)

如题所述

哈尔滨师大中文系,那些神一般存在的老师,如同璀璨星辰,点亮了我的学术之路。


傅道彬老师,中文系的北斗星,课堂上犹如江河奔流,生动的教学魅力让学子们如痴如醉。他的手稿中探讨的生殖崇拜文化,曾引发热烈讨论,我有幸亲身经历他的搬迁,师母的待人之道犹如家常饭菜,温暖而亲切。傅老师不仅在学术界声名鹊起,更以朴素的作风影响着我们,他的身影始终如一。


李辉、邹进先、李洲良和关四平老师,他们各自的教学风格如同璀璨的星座,各有千秋。李辉老师的严谨,邹进先老师的创新,李洲良老师的细腻,关四平老师的厚重,都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


孟宪义老师,起初并未立即引人注目,但毕业后,他的慧眼识人让我得以成为外国文学的教员。他总是叮嘱我虚心求进,那番教诲如春雨般滋养。而孟老师修收音机的细节,至今仍让我心存歉意,提醒我学无止境。


张书立老师,用他那独特的山东腔演绎《温莎的风流娘们儿》,课堂上笑声不断,让人难忘。孙鹤峰老师慈祥的面庞,期末考试时被围簇答疑,他的教诲如同温暖的阳光。尹德翔老师对我的成熟赞不绝口,他的鼓励让我明白发现和欣赏学生的优点是多么重要。


钟汝霖老师,教诲我写作的技艺,他的每一字一句都如晨曦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一次偶遇,他推荐我去河南参加学术会议,那是我学术生涯的新起点,十二年后,我选择他曾经推荐的教材,那是对他的敬仰和传承。


回望过去,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老师们,无论条件如何,他们用知识的种子播下希望,用严谨和热情塑造了我们。他们的身影虽已远去,但那份教诲如磐石般深深刻在每个学子的心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