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是怎么形成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1

巢湖是由于其处于两大板块分界部位并且不断断陷形成的。巢湖流域位于塔里木一中朝板块和华南一东南亚板块的交汇地带。这两大板块于距今约1.95亿年左右的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会聚,拼合形成了现代的安徽大陆,巢湖流域恰处于这两大板块的分界。

整个侏罗纪、白垩纪约1.96~0.8亿年,巢湖流域以垂直断陷为特征。喜玛拉雅期,第三纪开始,巢湖进一步断陷,沿着一组北东走向和另一组北西走向的断裂、断陷,使大别山北麓的流水在这里受阻,形成断陷湖。

大约是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湖泊面积较大。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距今约1.5万年到现在,表现为大量泥沙不断流入湖中,湖水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形成现代的巢湖。

扩展资料:

巢湖及其流域地貌的主要轮廓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和新生代喜玛拉雅运动所造成的。由于其处于几个次级单元的交汇地带,各单元均有独立而又彼此影响的发展过程,反映在地貌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具体如下:

1、滨湖地貌

北部剥蚀丘陵阶地区。这一地区受台拱两侧郯(城)庐(江)深断裂带的控制,使龙泉山及其周围的丘陵成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地垒型构造。在第四纪末遭受了强烈的风化和剥蚀,由变质岩组成的山坡切割强烈,沟壑密且峻,剥夷物质堆积于坡麓。

东部构造剥蚀低山区。地质构造位于下扬子台坳。由于受三迭纪末印支运动以来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而形成今日海拔三四百米左右的陡雒山岭。它是中晚更新世纪发育于砂页岩基础上,经湖水长期浸蚀而成的湖相砾石阶地或石质阶地。

西部剥蚀壑丘阶地区。地质构造位于江淮台坪和北淮阳地槽褶皱带结合部位,也就是前述两个板块的会聚部位。从印支运动以后,区境发生显著沉降,形成典型的断裂地堑盆地。区内第四纪堆积厚度一般在15~20米,岩性单一,为晚更新世黄土堆积。

2、湖岸地貌

巢湖湖岸由于浸水,岩嘴伸入湖中成半岛,洼地凹入内陆形成湖湾。巢湖按其形态结构不同可分为:石质湖岸,指岩嘴伸入湖中的湖岸,岸壁一般较短,受风浪淘蚀,发育有浪蚀穴;砂土质湖岸,经湖流和波浪短期冲刷,形成宽阔的浅滩,使岸线日趋稳定;粘土质湖岸,岸线平直少湾,属稳定型。

3、湖盆地形

湖底平坦,平均底坡为0.96%,高程变化在5~10米之间,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湖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向东南倾斜,深水区集中在东部,高程5米;西部湖床较东部浅,高程一般在5.5米以上。一般来说入湖河口都发育了水下三角洲,尤以杭埠河一带最为显著。目前各河口仍在不断淤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巢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