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人适合学心理学吗?

如题所述

敏感的人可以学习心理学,而且学习心理学可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反应,从而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感和与他人交往的问题。
事实上,许多心理学家都是非常敏感的人,他们能够通过他们的敏感和同理心来更好地理解客户和患者的问题,并给出更有效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当然,学习心理学也需要具备一些其他的素质,如逻辑思维、分析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这些能力也可以通过训练和实践来提高。因此,敏感的人如果对心理学感兴趣,可以尝试学习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心理学史、心理学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等,来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学习心理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07
一 敏感是心理咨询师需要的特质之一。
科胡特认为,共情是搜集信息的途径。也就是,咨询师把自己放在来访的位置去体验,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不够敏感的人,是无法做到共情的,进而,也就是无法发现来访的心理困扰。

举例:静静说:老师表扬了十几个人,都没有表扬我。
有共情能力的咨询师马上会找到感觉:“老师表达那么多,没有表杨我,我有被否定的感觉。”
(成长中经常被否定的人,长大后更容易解读到被否定的信息)
咨询师会说“老师表扬那么多,没有表扬你,你希望自己是被表扬的那一个。”
不够敏感的咨询师也许只听到了来访谈的事情,无法从现实事情中提炼出心理困扰。

再举例:玲玲结婚了(我的文字里总会出现玲玲,静静,都是我编出来的名字,叫玲玲的同学请勿对号入座),生了孩子,爸爸妈妈来帮忙带孩子。
玲玲:那天早晨,我爸给我倒了一杯水,对我老公说,你以后要这样对玲玲,每天早起给她倒水。我老公居然说,她自己不会倒啊?
无法共情的咨询师可能会想:你老公说的是事实啊,你老爸要求过分了,你老公不是你的保姆。——无法理解来访,对来访有看法,接下来,咨询师一说话,咨访就会有张力。
能够共情的咨询师把自己放进那个场景和人物关系去体会:自己是那个妻子和女儿,老爸让老公给自己倒水,老公怼老爸。关键是老爸是来给我和老公带孩子的。——来访不赞成老爸的要求,但她认为老公不该这么怼老爸。
咨询师理解了来访的困扰,他可能会说“你不希望你老公那么跟你爸爸说话,毕竟老人是来帮忙带孩子的。”
来访诉说的时候,她有烦,但不知道自己烦什么,咨询师的共情和反馈让来访知道了自己为什么烦,接下来就是如何跟先生表达自己的期待了——“我也不赞成每天你给我倒水,不过我希望你能好好跟老人说话。毕竟老人是来帮助我们带孩子的。”——让老人感觉被尊重,老人才愿意继续带孩子,夫妻的利益达到一致。
转自知乎
第2个回答  2022-09-14
敏感的人适不适合学心理学,要看敏感的程度了,如果敏感的程度不高,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学业,但是如果是敏感的程度很高,那么你学心理学的话,可能会更加的敏感一点,这个也是要看个人的,如果敏感的程度很高,那么你可能学习的时候会更加的困难。如果你是一个很敏感的人,那么你可以去学习一下心理学,因为心理学可以让你更加了解自己,更加了解别人。如果你是一个不敏感的人,那么学心理学的话,可能对于你来说没有什么帮助,所以说你要考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