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庄子所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如题所述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解释为:人的一生是可以看到边际的,对认知的对象却看不到边际。用能看到边际的人生去追随看不到边际的认知对象,危险将要临近;危险将要临近了还去追随看不到边际的认知对象,危险已经临身了。
这句话出自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其原文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进一步对此话进行理解,人生而有涯而学无涯,我们是不是可以不去努力的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了?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人类之所以现在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就是因为人类能够认识世界并创造物质条件让人类的生活更优越,更幸福。思考和沟通让我们产生了社会,产生了意识,能够不止为了物质条件而穷极一生,所以我们应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追求知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句话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拿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小编认为庄子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可以表明两种意思。
一,至知。
庄子这句话主张至知,精诚之至的知识。意思指人的一生短暂,但知识是无边界的,所以,你毕生要学的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明白你真正需要的知识是什么,把它学好学精。那些编外的知识就不要去太在意,越少越对自己有利。比如你专科读医学,那你就毕生把医学知识学精,救死扶伤,利国利民。但你偏偏又要想拥有工学知识、理学知识、教学知识等等,即使把你有限的生命都投进去,一样都学不好,太杂了!
二,无知。
庄子说的是,不知就不知,不能自认为无所不知。知识一旦涉及很广,杂乱,没有一样是精通的,但你又偏偏自认为什么都懂,这是非常之危险的。比如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往哪下讲求的是精准,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可能因为你的无知死于你刀下。你自己想想用了一生有限的生命去学习了无限的害人知识,实属可恨又可悲啊!
第2个回答  2021-10-0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解释为:人的一生是可以看到边际的,对认知的对象却看不到边际。用能看到边际的人生去追随看不到边际的认知对象,危险将要临近;危险将要临近了还去追随看不到边际的认知对象,危险已经临身了。
这一句的大概意思是人生有涯而学无涯,我们是不是可以不去努力的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人类之所以现在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就是因为人类能够认识世界,并创造物质条件。让人类的生活更加优越,更幸福,思考和沟通,让我们产生了社会产生了意识,能够不只为了物质条件而穷极一生,所以我们应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追求知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0-08
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
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
是必然失败的。
庄子主张的是“至知/无知”,
即知识不能简单地说“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
而是要区别清楚。顺道知识越多越好,
悖道知识越少越好。
所以,求知既是知识增加的过程,
也是鉴别所得知识是否合道,
并剔除悖道知识的过程。
这里的“道”,可以理解成真理。

已而为知者。为知:自以为有知。

为知不能理解成学习知识,
这与庄子上下文不连贯,庄子中从没提过有某某人追求无限的知识的事情

逍遥游齐物论一直在讨论小知、大知的问题。
为知理解为“自以为有知”就可以前后呼应,互相印证。

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掌握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成功的,

人不可能掌握无限的知识却自以为是大知者,
自以为无所不知,就真的危险了。
第4个回答  2021-10-0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学习无穷无尽的知识,一生都要学会鉴别知识的真伪,不能让无穷的“伪”知识充当自己的一生,而是要在有限的一生之中学习到一生里所能够学习的“真”知识。这样子的理解非常符合庄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和在学习知识方面提倡的“至知或无知”的思想。当然,我们还需要进行深入地理解透庄子的意思,学习知识是从鉴别知识开始,只学习“真”知识,剔除“伪”知识。人的生命是很宝贵的,也是很有限度的,在鉴别知识真伪的同时也会花费很多时间,因此更重要的是掌握鉴别知识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