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的难点,教师要如何讲解才能让学生更大程度上地理解

如题所述

解答应用题的一点心得:
1、读懂题意,把不相关的语言精简掉,现在应用题考得不是数学,而是语文的阅读能力,还要有转化问题的能力。
2、巧设未知数。一道应用题中可以把几个量都设为未知数,但是哪一个更为简便,要仔细斟酌。例如:甲乙二人速度之比为3:2,在求甲乙的速度时,我们可以设甲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乙为b千米/小时,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或者设甲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则乙为2/3a千米/小时,这样虽然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是有分数;或者设甲的速度为3a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a千米/小时
可见最后的设法最好。根据不同的题目设出未知数。
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此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二个未知数,而只能列出一个方程,我们就要看看是不是还有隐含条件,比如人数、物体的个数,都要是正整数,这就是隐含条件,尤其在不等式方程中要用到。还有就是分式方程要验根
5、写清单位和答话。这一步往往被忽视,其实这一步恰恰反映出你是否读懂了题目,是否知道题目要求的是什么,在考试中是要站分数的。
6、勤加练习,熟能生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这是个人作为学生的一点心得,我想只要师生共同努力,老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变畏难情绪为积极进攻,任何事情都不会是难的。没有兴趣,就算是再好的良方,也是没有办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1
一、让学生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二、让学生懂得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1)善于分析问题中的不变量,利用不变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2)善于利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个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3)善于利用“总量等于各个部分量之和”,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4)从题目的关键词语入手,特别要注意有关数量关系的词语,如“多”、“少”、“快”、“慢”、“共”、“提高”、“增加”、“超过”、“减少”、“倍”、“几分之几”等,从而找出等量关系。
三、利用表格的方法教会学生把题目的已知量、未知量、所求量列在表格中,再根据相关的关系式列出方程
第2个回答  2010-12-21
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在于简化求解过程,实际就是应用了倒推的方法。主要让学生理解两点:1.代入未知量的好处。2等式两边平衡的原因。